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保健食品市场面临巨大商机

发布日期:2010-07-30  |  浏览次数:9208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日趋成熟,越来越注重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那些肆意宣称包治百病的保健食品不再被消费者所迷信,依法维权的意识已深入人心。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将现代科学和传统养生理论相结合,深入研究和挖掘新资源、新原料、新方法和新工艺,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食品。”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权威机构统计,欧美国家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总支出的2%以上,而我国仅占007%,人均年消费额31元,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11275个,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0639个,进口保健食品618个。现在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已有1600余家,年产值达1000多亿元。近几年,我国保健产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并以每年15%至30%的速度递增。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添加中药材的保健食品,约占保健食品的65%;另一类是营养补充剂,约占保健食品的35%。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大批专门用于保健、养生、养颜、强身的药食两用品种,在配伍、炮制、加工、萃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张理事长介绍说,近20年,美国保健食品销售量增长36倍,日本增长了32倍,欧盟各国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美国保健食品企业约有600家,生产的保健食品约有2000多种,分为维生素、矿物元素、氨基酸、益生菌、助消化剂、天然激素、抗氧化剂、蜂产品等13类。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成为保健食品主要生产国,并形成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健康寿命”的观念深入人心。迄今,日本保健食品企业约有300家,年产保健食品3000多种。
  
张理事长指出,多年来,保健食品企业对营销模式的依赖性很大,呈现出传统营销、会议营销、体验营销、广告营销、网上营销、连锁店、加盟店、直销等销售模式,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今,单靠营销模式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资本、资源、人才等要素已成为保健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品牌成为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普遍存在重医疗、轻保健的意识;企业资产和销售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生产比较普遍,缺乏技术、资金投入,企业间恶性竞争;产品及功能雷同,适宜人群类似,新产品缺乏;少数企业以概念造势,粗制滥造,添加违禁药物,肆意夸大宣传,导致信任危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今后必须加大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引导保健食品企业诚信经营,尽快使保健行业摆脱信任危机。

分页标题

 
  “对中国企业而言,保健市场的商机与挑战并存。”张理事长表示,目前,我国保健企业正面临着与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健巨头开始登陆,安利、保洁、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跨国公司纷纷设厂或推销产品。据权威机构调查,近5年,国外品牌销售额每年递增12%。每100个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者中,就有15个人购买国外保健品。我国能与这些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寥寥无几。目前,全球有70%的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为保健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保健产品的质量、功效、品牌、服务则是市场制胜法宝。我国应把保健产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技术、税收、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