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三大医药央企悉数入局 血液制品领域格局或变

发布日期:2020-09-30  |  浏览次数:290

随着华润医药并购博雅生物意向明确,中国三大医药央企已经悉数进入到血液制品领域。若是此项并购最终完成,业界认为,借助华润医药的国资背景和可预测的政府资源,血液制品领域或将产生变局,博雅生物有望成为继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后第五家“千吨”级血浆公司。

“桃色花边”“深交所问询”之后,处在舆论漩涡中的博雅生物又迎来了央企的“收购”。

9月28日,博雅生物与华润医药同时发布公告,华润医药拟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权。

公告称,华润医药全资附属公司华润医药控股已与博雅生物控股股东高特佳订立收购意向书。目前持股约30%的高特佳将把不低于16%的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给华润医药控股。不仅如此,高特佳还将剩余股份的表决权一并委托给华润医药控股行使。

这也意味着若收购最终达成,自上市以来一直宣称无实际控制人的博雅生物将迎来央企入主。笼罩在其上的“实控人疑云”也将以另一种方式尘埃落定。

“烫手”的标的

博雅生物或将易主的消息在业界早有风声。

今年7月6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高特佳的《告知函》,高特佳正在筹划涉及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9月初,彭博社消息称,华润资本正在考虑收购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份,并且已经与博雅生物的大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举行了初步商谈。

高特佳方面同样动作不断。

9月高特佳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高特佳懿康投资完成减持博雅生物;高特佳派驻在博雅生物的高管曾小军也请辞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放手之意明显。

这些消息在一开始并未引起外界太多关注。

毕竟作为一家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业务为主的投资机构,高特佳对其控股企业进行股权变动实属平常。根据其官网信息,高特佳目前资金管理规模超200亿,管理着24支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先后投资130余家企业,其中医疗健康企业70余家,并推动了20家企业成功上市。博雅生物之外其投资版图中不乏迈瑞医疗、康方生物、复宏汉霖等知名医药公司。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也表示,高特佳致力于在健康医疗领域进行广泛投资,“而非专注于收购并经营某一家实体企业”。

此外,博雅生物的业绩也出现了下滑。2020上半年博雅生物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滑24.42%。8月博雅生物发布公告终止了2015年IPO时募资拟投的部分项目,并将剩余资金永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8月起博雅生物股价出现大幅下跌,从最高56.52元/股跌至35元/股,最大跌幅近四成。

对高特佳而言,萌生退意套现离场的选择也并非完全不合理。

但9月一封公开信和深交所的问询将博雅生物、高特佳都拉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实控人疑云”“丹霞生物8亿元交易”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外界的注视下的股权变更似乎多了几分“深意”。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深陷舆论漩涡颇为“烫手”,博雅生物仍不失为血液制品行业的并购的优质标的。东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胡博新认为,想较于外界的“杂音”还应该看到博雅生物作为血液制品准龙头的实力。

在血液制品领域,按照功能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三大类产品。博雅生物不仅是国内少数覆盖全部三类产品的企业,也是国内白蛋白、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规格最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博雅生物目前拥有 12 个单采血浆站,全年采集原料血浆约350吨,虽然在浆站数和采浆量与千吨浆量的第一梯队企业有一定差距,但其每吨血浆的营收和净利润在业内名列前茅。

博雅生物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新建浆站资格的企业。胡博新表示,浆站实力是血液制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新的浆站建设可以提高业务的产销规模”。根据2012 年卫生部的规定,国家对浆站设置有所限制,新建浆站难度加大。目前国内拥有新设浆站资格的企业只有6家,博雅生物是其中之一,在浆站资源方面占据行业中上游。

根据年报披露,博雅生物预计于2021年建成“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并完成 GMP 认证,实现后续血浆产能的扩张。而2017年博雅生物与高特佳共同收购的丹霞生物也将为其带来采浆量的进一步提升。丹霞生物拥有 25 个站点,其中 17 个单采血浆站,是目前血液制品单体企业浆站数量最多的企业。胡博新表示一旦丹霞生物相关审批得以解决,博雅生物有望跻身千吨浆量梯队,实现国内血液制品千吨浆企业格局“由4变5”。

“和高特佳相比,作为全国性央企的华润更适合做这些。”

抓住资源优势 布局全产业链

对于拟收购方华润医药而言,这一收购将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收购博雅生物股权也是华润在“大健康”领域扩充的其中一环。

纵观目前国内体量较大的有医药资产的央企,华润集团是一家,还有国药控股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而后者都有在血液制品领域布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国药控股拥有中国生物超过95%的股权,而中国生物拥有天坛生物49.96%的股权。天坛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并在2019年实现了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的经营业绩,其2019年财报显示,在全国拥有51家浆站,全年采集血浆超1700吨,可以位列“千吨浆”公司。

同样,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也进行了血液制品业务的布局。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全资子公司新兴集团拥有上海新兴医药超过50%的股权,疑似其实控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因其生产的人免疫球蛋白因艾滋病抗体呈阳性被停用”事件,现已停产。

那么在类似体量央企都做布局的情况下,作为华润集团七大子板块之一的华润医药当然也“不甘落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25家企业有血制品产品批签发记录,这意味着国内血制品企业也在25家上下,而且未来数量增长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国家对血制品企业牌照的严格控制。2001年,为遏制艾滋病传播,我国对血制品公司实行了牌照管理,并不再审批相关许可牌照,因而在血制品领域牌照的稀缺性显而易见。

同时,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国内血制品市场规模逼近300亿元,而从2012年~201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一市场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

因而,收购博雅生物这一明显就有增长潜力的公司,无疑可以视为华润医药及时抓住了“稀缺型资源”。

东兴证券分析师胡博新也认为,“华润医药收购博雅生物,将能够形成资源优势”。

此外,不难看出,收购博雅生物也是华润医药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中的一环。

早在2007年华润医药于香港注册成立后,华润集团就通过华润医药一直在多个医药健康领域进行布局。截至2013年,华润医药已拥有华润东阿、华润三九、北京医药、华润紫竹等数十家医药企业,并以资产和营收都超过1000亿港币的巨大体量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医药集团。目前更是拥有高达54个销售额过亿的产品;2018年国内OTC市场销售排名前十的单品中有4个为华润医药的产品;西普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药品品牌前50名中,有6个华润医药的产品。

而成为第二大综合医药集团后,华润医药并未停下“收购”脚步,最受业界瞩目当属去年以42亿元收购江中药业。

华润医药2019年各业务收益

不仅在制药、分销以及零售等方面持续发力,华润近年来也在布局生物药研发以及IVD诊断。2016年,华润医药成立了华润生物医药(深圳)有限公司,从天眼查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所控股的7家企业都与生物药研发相关。而就在上个月,国内IVD龙头企业迪瑞医疗发布公告将引入华润作为实控人,这无疑使得华润也入局了器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