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04年9月7日
--------------------------------------------------------------------------------
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已经完成,在2000家药企遭淘汰的同时,近6000家已经过关的药企的很多当家人却开始忧心忡忡。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企业为了达到生产标准大扩产能导致生产设备大量闲置,这场耗资上千亿元的认证,已经让很多企业陷入资金困局。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告诉记者,有关部门日前对140家进行GMP改造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抽样统计,发现这140家药企用于GMP改造的费用平均是3125万元人民币。照此推算,几千家药企GMP改造总耗资在1000亿元上下。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投下去如何收回?这是目前已经过完GMP认证关的药企普遍的焦虑。”于明德介绍,据反馈上来的信息,GMP改造后,药厂的厂房漂亮了,生产能力扩大了,但部分药企设备利用率还不到50%,一些厂家盲目扩大老产品的生产,造成效益下降、产品竞争力降低,市场效果越来越差。
记者日前参加了由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组织的一次药企与**相关部门座谈会,上海药品生产企业也表达了付出巨额GMP改造费用投入却难以收回的忧虑。
据了解,上海的药品生产企业大多历史悠久,效益良好,对几千万元的GMP改造投资还能承受,但最近一个课题组为了解中小医药企业发展情况,专门分组前往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广西、安徽、湖南等地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发现GMP改造对中小医药企业的影响引人关注。
据课题组有关人士介绍,四川某市共有21个医药生产企业,其固定资产约1.8亿元,此次仅5家异地改造的企业投入资金就是2.2亿元,其中一企业现年产值仅1000多万元,科研实力相当薄弱,30多个普药品种维系生产,而此次异地改造就征地120亩,四处融资5000万元用于GMP改造,但达标后生产什么品种、力求设备不闲置却让老总焦头烂额、彻夜难眠。
一业内资深人士分析,GMP改造致使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低水平的没有竞争力的仿制品种迅速增加。大部分中小医药企业由于GMP改造投入过度,对正需资金投入的新品开发、市场渠道建设已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新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许多企业在GMP后时代在新品研发上除走“短、平、快”的低水平仿制之路已别无选择。
专家指出,更需要警惕的是,因GMP改造,企业发展资金和新品种都严重匮乏,外资进入中药产业的门槛将随之降低,随之而来的将是对中药保护体系的剧烈冲击,增加了中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有资料表明,现有许多域外资本及“洋中药”正多方考察,利用在国外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品种和技术,伺机以最小的代价兼并那些已无力支撑的制药企业,不需再建厂、不需再认证、不需再培训就可得到所期望的一切。作者: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