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省及直辖市包括浙江、安徽、福建、重庆、四川、陕西、江苏、湖南、青海、宁夏、上海。
各地方加快复制三明经验
近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深入贯彻此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的综合医改推进现场会精神,各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迅速行动,扎实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各项工作,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的综合医改推进现场会上,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了福建省三明市推进综合医改的经验做法,要求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加快复制推广三明经验,推进医改走深走实。
会后,各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迅速行动,积极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截图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什么是三明经验
政府通过实行药品、耗材零差价销售,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遏制药品、耗材价格虚高。
医院内部通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实现药品、耗材量价齐下。
这意味着从医药切入,带动医疗、医保,从而破题“三医联动”。
有哪些效果?
罹患心梗的三明市居民王伟对表示,医改后,不仅服务更好,价格也更便宜了。“2014年,因为心梗植入了第一根心脏支架,当时进口支架2.8万元、国产支架1万多元;
去年因为心衰,又植入了两根支架,进口价格已下降到1.6万元、国产价格下降到8000多元。”王伟说,不仅支架价格便宜了,常用药品价格也明显下降。“比如,阿司匹林以前是每盒30元,现在是每盒7元;波立维片从原先的一粒18元下降到13.1元。”
据尤溪县总医院院长胡永兴介绍,医改以来,尤溪县先后6次动态调整5000多项医疗服务价格,2017年新增门诊、住院药事服务费项目和小儿静脉输液等5个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务性收入占比。
而药品、耗材挤压出来的水分,20%让利给百姓,80%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转化为医院的医务性收入,用于调整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医保基金减少药品、耗材支出,增加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支出。
2018年,约有8.14亿元的药品耗材费用转化成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为医务人员薪酬合理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为实行年薪制提供了资金保障,全市22家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较改革前的2011年净增9.6亿元,药品耗材收入占比由60%下降至33%。
同时,公立医院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全市22家公立医院工资总量由2011年3.82亿元增加到2018年12.40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年薪由2011年4.22万元增长到2018年11.34万元。
2018年,院长年薪最低27.85万元、最高达50.54万元;总会计师年薪最低13.38万元、最高达26.07万元;医师平均年薪15.48万元,其中主任医师平均年薪为27.40万元、最高达59.29万元,护师平均年薪9.42万元、最高达33.86万元。
耗材联合限价采购
与此同时,实行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是三明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按照“两票制”原则,进行组团议价。
而耗材两票制也是国家目前正在进行全面落地的任务之一。
其次,三明模式的核心是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强化医保在带量采购中的主导作用。
以量换价,加以“两票制”的束缚,流通领域的淘汰率呈现持续攀高形势。目前国家推进带量采购已经进行到了高值医用耗材领域,耗材领域全面降价依旧是各省市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
据数据统计,在长治市新加入后,目前三明联盟已经涵盖了15个省份,成员高达53个,包括宁波、珠海、乌海、玉溪和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张家口市6个试点城市及28个示范创建县,以及太原市、鄂尔多斯市、庆阳市、青海互助县、漯河市、濮阳市、铜仁市、贵阳市、江西于都县、江苏启东市、兴安盟、湘西自治州、昭通市、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长治市。
不仅如此,三明联盟的版图仍在不断的进行扩张,影响范围也在不断的蔓延。
对于三明联盟的成员而言,加入联盟后可以享受到最低的谈判采购价格。而对于企业而言,面临着不断扩大的耗材市场,若想满足联盟中所有成员的需求,价格和市场必然只能取其一。
这些省份,这些内容将马上执行
每个省份都将怎样进行?
(一)上海。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效,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公立医院监管评价,将病种组合指数评价结果与公立医院绩效评价、薪酬改革、费用控制、床位核定等挂钩。
完善家庭医生制度,落地实施签约服务费激励机制,“1+1+1”家庭医生组合式签约服务已超过725万人,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沪上十大行业服务质量评测”首位。
(二)江苏。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不足、医疗服务能力弱化、岗位吸引力低等突出问题,率先实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首批确定了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单位。
社区医院重点强化医疗能力建设,放宽手术准入、药品目录等方面限制,补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短板。
(三)浙江。持续深化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县域综合医改的平台,聚焦服务体系重构、体制机制重建、资源要素重组、服务模式重塑,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实现县级医院强的基础上实现“县域强”。
(四)安徽。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即将基本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预付;制定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管理清单、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
实现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共卫生服务上下贯通)的路径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计划到2020年实现县(市)全覆盖。
(五)福建。率先以省为单位全面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坚持三医联动,同步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实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省级统筹,2019年按照各地当年实际征收的30%筹集省级调剂基金,发挥医保“大数效应”,着力解决山区沿海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在全省41个县域医共体全部实行医保打包支付改革,促进基层诊疗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六)湖南。始终强化医改的组织领导体制,省医改领导小组一直由省长任组长,由一个领导分管“三医”。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急慢分治模式,全省县域内住院占比达到91%。
启动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挤压价格水分,并通过建立医药结算监管账户实现货款在线支付结算。
(七)重庆。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突破事业单位收入封顶限制,实行“基础绩效+超额绩效”模式,连续3批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目前已扩大到67家医院,覆盖所有区县和部分市级医院。
选取部分公立医院开展人员总量备案管理试点,新进人员与原有在编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收入分配、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同等对待。
(八)四川。深化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完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三监管”信息系统升级和APP开发,修订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
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省卫生健康委成立健康服务业发展处牵头负责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发展,将健康服务业融入省政府重点产业培育方案,推动健康服务业示范市、县建设试点。
(九)陕西。在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并率先将耗材纳入“两票制”范围。
以地级市为单位推行总药师制度,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配备总药师,负责医院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和有效实施。坚持每年表彰奖励医改先进市县,按要素法分配医改资金,起到了“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良好导向作用。
(十)青海。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落实用人自主权,省、市(州)县级公立医院可根据实际,组织招聘医务人员,搞活用人机制。将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市(州)。
全面开展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服务,全省的大病医疗保险和8个市(州)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实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群众、规范服务的目标。
(十一)宁夏。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已基本建成“国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在公立医院探索实施新的岗位管理制度,突破国家事业单位现行岗位设置标准,设置医疗、医技、护理、管理和保障五大序列岗位体系和分级评价标准,因事设岗、以岗定薪、岗移薪变,形成了“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