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国家医保局消息 高值医用耗材这样“管控”

发布日期:2019-07-31  |  浏览次数:389

7月30日上午,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医保局回复了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定价机制,降低国家医疗费用的建议”,同时也指出了下一步关于高值耗材治理的工作安排。

通过带量采购,实现量价挂钩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现行价格的制定,应按照以下环节来进行。

关于价格的制定上。国家医保局指出,长期以来,医疗器械价格一直实行市场调节,经营者可以根据成本供求变化等因素自主确定交易价格。

但是,部分医疗器械已经作为成本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中,故不能单独向患者收费。医疗机构会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性价比适宜的品牌,此类医疗器械的价格受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间接制约。

从目前的招采机制是,各省市采用集中采购。以江西省对冠脉支架等9类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为例。

第一个环节是参考价挂网,企业申报各省份最低中标(挂网)价格,公示后形成挂网采购目录和参考价。紧接着的是医院议价采购,医院与企业网上议价,按不高于参考价议定成交价格。

最后的一项就是价格动态调整。这要求企业根据全国最新中标(挂网)价格动态调整参考价。以近期安徽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为例,其模式主要是通过带量采购,最终实现量价挂钩。

需要注意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失信行为管理十分严格,对未诚信申报价格的,将实行定期通报、市场清退。

在支付环节。根据现行政策,对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如: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等,医保基金部分支付。对各省医疗保障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严打,医械市场带金销售

医保局文件指出,目前医疗器械中的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定义界定不清。国内外对高值医用耗材尚无明确定义,国家层面也未对高值医用耗材的范围予以界定。

同时,编码上仍在统一阶段中,目前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编码存在多个版本,各地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生产监管、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不同用途,使用不同版本的编码。

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市场情况也较为混乱。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和经营企业总体上呈现“多、散、小”状态,全国医疗器械(含高值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约1.6万家,经营企业约41万家,企业准入门槛低,监管不严,违规成本低。

在竞争上,高值耗材试用中的进口产品仍占据较大比重。强生、美敦力、波科等大型外资企业约占65%的市场份额。

在给患者临床使用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高值医用耗材存在过度使用或超范围使用时有发生。一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生产、销售企业存在灰色交易,临床回扣、带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各环节严控高值耗材价格

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主要是针对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的情况。接下来医保局将大力开展的工作是:

首先是要把价格降下来。通过“编码可比对、平台全透明、销售零差率、准入管一批、招采降一批、支付标准压一批”等方法,使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虚高价格。

同时,在防滥用和严监管层面两手抓。在这一块医保局将严格行业管理、医保管理和医院自我管理,综合整治高值医用耗材过度使用等乱象。将会建立多部门联动响应的违法违纪违规查处机制,对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高值耗材治理,重中之重

7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学习时报刊登了署名文章时也表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着力推进相关改革落地。

6月26日,胡静林赴安徽和江苏调研时指出,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试点,坚持了带量采购的原则,实现了招采合一。此后,江苏省和山东省相继开展高值耗材的治理。

可以看到,未来高值耗材谈判采购将成常态,告别高毛利。耗材的规范使用,主要就是防止滥用,最终将抵制产品在院的销售。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也曾公开表示,价格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