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药品价格

常用药频繁大涨价,“4+7”效应何时传到零售?

2019-03-27 13:33 来源:医药经济报  点击:

核心提示:近期,多家媒体报道药店中一些常用药品大幅涨价,有的药涨幅一个月内超过50%,更有甚者涨幅高达900%(有媒体报道,硝酸甘油片从2018年前的5元左右上涨至50元左右)。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药店中一些常用药品大幅涨价,有的药涨幅一个月内超过50%,更有甚者涨幅高达900%(有媒体报道,硝酸甘油片从2018年前的5元左右上涨至50元左右)。

药店常用药频繁涨价

根据21新健康的报道,春节后,很多常用药价格大幅上涨。去痛片从2014年的2.5元涨到2016年的4.9元,现已经8.7元。滴鼻净从2015年的1.6元涨到如今的4.5元。强心药去乙酰毛花苷之前50元每支,现为90元。用于降血压心绞痛的硝酸甘油注射液以前2元/支,现在15元左右。

北京日报报道,复合维生素B在2015年的价格为1.5元,而到了2018年底则涨至10.5元,涨幅高达600%,癞特灵从2015年的3元,涨至2018年底的9元,涨幅200%。

在业界看来,药品价格上涨要分成两块市场来看:一是标内市场,也就是公立医院市场,其价格不会提起来;而标外市场也就是零售、诊所、民营医院市场现在已经普遍在涨价。

确实,由于进入公立医院市场需要招标比价,在招采降价趋势下,医院市场的产品调价难度较大。而零售市场属于相对市场化运作,零售渠道和定价方式也与医院市场不同,价格调整速度会更快更明显。

根据观察,这些被媒体曝出涨价的品种大多是一些常用低价药。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自从低价药政策出来后,好多常见原辅料价格都涨了。”在行业看来,一些品种按照供需关系,价格调整都很正常,但是现在有一种垄断性的涨价行为,也就是被某些企业掌控,不出货,造成有价无货。前述行业人士表示,“最早是在山东潍坊,那里是原料垄断的集中地,国家也处罚了几例,但是处罚程度太轻了。而且由于价格偏低,价格倒挂,企业也不想生产,所以很多企业就弃标了。国家本来是想让老百姓使用上便宜、普通的药,但是政策执行效果并不好。”

品牌中成药涨价是常态

此外,中成药涨价更是走向常态。小儿感冒颗粒、川贝枇杷膏、杏苏止咳药、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气雾剂、桑菊银翘散等常用中成药都涨价了,涨价程度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根据健康日报梳理,2018年川贝枇杷糖浆由原来的19元/瓶涨到了29元/瓶,云南白药气雾剂由27.3元/盒上涨到41.6元/盒,桑菊银翘散由20元/盒涨价至38.5元/盒,复方黄连素片由8.8元/盒上涨至12元/盒,清肺化痰丸由16.4元/盒上涨至28.5元/盒。

虽然,2018年整体中药材生产持续增量,中药材市场低迷。但是随着监管趋严,中药材市场趋于两级分化,行业对合规、高规的中药材需求更加迫切,优质优价效应显现。所以对于一些药企来说,中药材原料价格不断攀升。

对于中药材价格上涨,一些企业也由此调整产品价格,东阿阿胶、片仔癀近十年来进行了连续十余次提价。对于产品涨价,云南白药曾公开表示,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巨大。而药品降价、招标竞价又将制约公司的独家、基药、医保类药品销售及学术推广等,导致公司在夹缝中生存,陷入销售增长日趋艰难、利润空间逐年被挤压的困局。

有企业人士认为,“对于上游优质中成药涨价,成本增加不明显还可以内部消化一下,如果涨价幅度较大,必定对中下游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不提价的话,企业难以承受。特别是中药饮片的价格,与中药材价格相关性很大,占据其主要成本。如果中药材涨幅高,其价格自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由于中成药竞争充分的产品不多,独家产品居多。只有充分竞争的产品,像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熟知性产品才会对价格特别敏感。而中成药产品更看重的是品牌,所以品牌药价格自然会高一些。另外,由于中成药涨价更多是原材料带动下的涨价,那么就不止一家企业会涨价。而且,从一个产品价格涨价比例来看,工业企业涨价占一部分,零售成本也在上升,所以销售价格不断看涨。

对于产品来说,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人士认为,“价格调整一般会从多方面衡量:首先,生产成本上升,必定会将其转嫁,市场操作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其次,与营销模式有关,当大众对产品品牌不熟时,会将部分品牌投入转嫁到销售成本中;再者,产品较新,需要相应地进行学术推广,产品宣传产生的费用对售价也有影响。”

“4+7”价格效应何时传到零售?

值得关注的是,与一些药品在零售市场涨价情况相反,近年来,药品在医院市场价格呈现螺旋式下降态势。降价效应也在“4+7”集采结果出炉后被进一步引爆,根据采购结果,25个中选品种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3月25日,北京、成都下发采购文件。截止目前,“4+7”所有城市已全部出台落地措施,带量集采正式进入执行阶段。日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了国家“4+7”城市集采中选药品的第一张处方,中选品种之一的恩替卡韦新售价为之前原研药售价的1折。

在业界看来,在“4+7”集采带动下,不论在试点城市,还是11市以外的市场,价格竞争将愈发激烈,中标品种的大幅降价将引发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下调。

虽然零售市场的药品价格一直都是市场化运作,但是对于“4+7”所产生的低价效应,漫延至零售市场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在价格联动以及进一步扩大带量采购试点范围趋势下,医院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那么,院外零售渠道将是企业十分重要的市场,尤其对未中标企业来说,如何做好院外市场显得紧急且迫切。由于“4+7”集采带来的降价效应尚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零售市场药品价格到底如何走,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Tags: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