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市场动态

国务院再发文 鼓励处方外流

2017-03-16 15:51 点击:

2月9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刷爆了手机朋友圈,文件共分17条要点,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是涵盖整个医药产业链的重要改革文件。

政策鼓励处方药外流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统筹推进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到零售药店购药等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加快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推进医药分开。医疗机构应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这两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到2017年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以内、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激励政策、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药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都明确推进处方外流。 “

处方药外流市场有多大?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DTP委员会(筹)秘书长、青岛纽特舒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平表示,”在处方药这块,目前的格局是医院占70%份额;社区占10%左右份额;零售占20%份额。按照国家目标,要把医院近1/3处方药外流到院外,相当于在原来7000亿基础上拿出2000亿进入零售市场,相当于在现有零售市场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份额。”

张小平认为,这是理想目标,即使拿出一部分来,对现在医药零售市场扩容还是很大的。他表示,目前在零售市场,处方药已经占到半壁江山,如果医院再外流一部分处方药到院外,就相当于零售药店处方药份额占到最大。

然而,零售药店如何承接药企从医院转战而来的处方药?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处方药的导入,将对零售药店的业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导入后零售药店将直接对接大量的慢病和重大疾病患者,渠道价值和对工业企业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同时,患者资源以及大数据的沉淀,也将使零售药店药事服务、慢病管理等创新业务落到实处,并可能与医保、商业保险产生更深层次的商业模式创新。

部分一向不重视零售市场的外资药企,已经组建了零售团队,包括阿斯利康、默沙东和赛诺菲等企业,纷纷涉足药店零售市场。而零售药店也纷纷布局处方药外流的项目。以上药为例,公司近年在DTP药房进行了率先布局。

药企为何选择DTP模式?

缩短药品上市周期,快速推广,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尤其针对肿瘤、免疫及血液的生物药品层出不穷,绝大部分价格高昂、运输条件苛刻。新药品要上市,需要各省市招标及医院事委员会的审核,至少需要2年。DTP模式可以快速抢占市场,回收研发成本。

把控终端,提高药品销量。药品上市现状,研发周期长、流通环节复杂、厂商不能及时收到患者反馈信息,DTP模式打破传统药物推广通路。厂商通过药房直接接触患者,给予药店专业技术支持,并从药店获得患者的完整治疗信息及用药反馈。并能测试药品品牌的忠诚度及畅销性。

药企是否适合DTP模式?

DTP销售的药品,一般都是以高价值的、自费为主的长期、慢性病或者大病用药,包括肿瘤药、艾滋病用药、血液病用药、严重精神病用药、器官移植后用药等、主要用以治疗特殊的、慢性复杂、严重的疾病。

关于药企院外销售的几点建议:

1.做处方院外化,而不是处方药零售;

2.分品规操作,保持不同品规之间价格的稳定性;

3.专业代理商,或建立独立的院外销售团队;

4.引入公益协会的慈善赠药等福利政策,升华患者服务。

Tags:国务院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