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热点关注:鱼贵?医贵?药贵?

2016-03-01 09:38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作者:阿良 点击:

核心提示:春节期间当人们一边热议着国人纷纷在海外慷慨解囊,连感冒药都成了抢手货时,美丽冰城的天价鱼成功取代青岛大虾成为新的负面头条主角。

春节期间当人们一边热议着国人纷纷在海外慷慨解囊,连感冒药都成了抢手货时,美丽冰城的天价鱼成功取代青岛大虾成为新的负面头条主角。

20-30元一斤的鳇鱼,以298、398、498元的不等价格分别端上不同时间段、不同消费者的餐桌。而调查组认定其明码实价不违规却再度引起轩然大波。诚然,从执法角度,市场定价产品不归发改委管辖,从法规援引角度并没有错,只是遗忘了对市场价格有效监管和引导的职责。但同样是以自主定价为主的药品,为何婆婆们一大堆,争先恐后逼迫其降价?导致很多好药断档、断供。想留住国人对中国制药产业的信任与信心,不必连感冒药都用东洋货,政策上需要对国货和新药、好药们倾斜。如果国际化大都市更多只有清一色的基层药孤军守望,国货被替代率将越来越大。如何跟上新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需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另一则新闻同样让人深思。手上一个小切口就医成本已达190元,医生们纷纷搬出国外的就医成本力证不贵,愤愤地说其中属于自己的只有诊疗费6元,治疗费18元,根本不贵。就象随便住几天院,花费好几万,医生却说属于自己的不过几百块。但这样的医疗成本是否真的很“低廉”?如果医疗机构只计算和自己相关的一块,对患者的支出全然无感,未来医疗费用上涨能否HOLD住?

这190元中如果含有药费,以破伤风针为例,药占比仅为15%左右,如果伤口并不严重,药占比几乎为0。但简单包扎一下医药费近二百还是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曾有类似经历,手被冰箱弄伤,知名社区医院夜间竟无法处置,无奈只好去药店买些云南白药、纱布、消毒药棉和抗菌药物,只需十分之一的成本。医生们一边抱怨病人多,小病跑到大医院,一边危言耸听,如果教给民众简单的保健常识、处置常识、急救常识,即可相互节约时间成本,更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社区医院功能和医师力量尚未健全之时,草率关闭大医院门诊,不仅加剧民众就医难、就医贵,误诊率和死亡率也将大幅攀升。如果改来改去,药费几乎为零,医疗成本却噌噌猛涨,这是否是改革的初衷?开个玩笑,楼上的同胞还很万幸,没先拍个片,验个血之类,把三位数直接变成四位数。

在医生晒出的国外伤口处置账单中,最大的一项是手术室费用。作为独立经营的医疗机构如此计算成本无可厚非。对于独立经营的药企,将各项研发成本、认证成本、营销费用、管理成本等打入产品价格中摊销同样无可厚非。数千万的研发成本、上亿的硬件投入、数百万的营销投入、还有不菲的人员费用、财务费用等等,如此折算下来,销售三五年企业刚刚收回成本。在要求企业无止境地降低药价时,谁来为企业的前期大量投入买单和提供支持,成了医药行业未来能否活下去的暖心工程。医疗价值需要被认可,更加巨量投入的医药产业价值同样需要得到认可。

万众瞩目的三明,每年政府拿出几个亿贴补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药加成,县级医院人均薪资十万起步令人咋舌的同时,医疗费用同样令人不可小窥-----县级医院人均住院费依然五、六千,药费仅占一千,其他由何构成?卫生院次均药费三百多,基药也能如此高消费?安徽全省零加成,多地二次议价,医疗费用却逆势增长。北京医改后人均住院费二、三万。江苏全面提高手术费和护理费,重庆医疗费用上涨即被叫停,医改排头兵福建将二次议价差价名正言顺由医保部门买单,贵州等地以保证金等各种变相二次议价的方式打劫了药企,却未幸福到百姓,变成相关部门的小金库。。。。。。

在如此强势而密集的砍杀药价跌跌不休的背后,却鲜少见到真正有说服力的地区控费成功案例,不禁让人忍不住问上一句,究竟是鱼贵,医贵还是药贵?医改和药改的核心出发点是为了降低民众支出,还是仅仅让医疗机构以治理药价的名义换身马甲继续高大上地加倍逐利?未来老百姓还看得起病吗?医药行业的春天还能否到来?

顺便做个民调。

您的企业营销受到近年挂网政策影响了吗? 您所在的区域是否已实行二次议价,二次议价后医药费是否明显降低? 您是否认同二次议价的做法,及以保证金等各种名义向企业敛财的不规范行为?

Tags:热点关注 鱼贵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