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上升国家战略-万祥军:为你疯狂大健康医药
核心提示:新闻中国采编 中国企业家新闻网 赢信报道:“近两年来,在互联网新技术影响下,传统大健康产业在生产、营销、传播等领域不仅表现出了很多新特性,运营模式也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传统大健康产业,需要移动互联的创新思维才能驶入新常态的快车道;时势造英雄,任性的互联网思维必须回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生活的本源,大健康产业更需要专注、极致和有口碑的服务与产品!
新闻中国采编 中国企业家新闻网 赢信报道:“近两年来,在互联网新技术影响下,传统大健康产业在生产、营销、传播等领域不仅表现出了很多新特性,运营模式也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传统大健康产业,需要移动互联的创新思维才能驶入新常态的快车道;时势造英雄,任性的互联网思维必须回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生活的本源,大健康产业更需要专注、极致和有口碑的服务与产品!”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主持人、健康中国智慧城市主题峰会主席万祥军在2015年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作主题为《移动互联网推动大健康创新》演讲中表示,我已经参加了历届四期的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感触颇多!在习近平主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治国理念影响下,大健康医药产业概念,已经随同“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级同时也将成为拉动内需从而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把控好这一历史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必将成为大健康医药产业的领航者。
2015年4月17日,第四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健康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国家卫生部前副部长曹泽毅,国家商务部前副部长程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韩国宪政会执行议长、科技部部长李相羲、美国传统中医药协会会长美中经贸促进会主席乌巴特尔等40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外重要领导、专家等500名嘉宾参加了大会开幕仪式,本次大会共有。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每年定期(世界卫生日期间)在中国北京召开,由产业论坛、产品博览、公益活动三大部分组成,被誉为全球健康产业最高级别盛会。
回顾参加的四期历届的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万祥军说:“历届的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为我国普及大健康理念功不可没。健康中国在今年两会写进了李克强的工作报告后的不久。在十八大五中全会又把健康中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一个集医疗、医药、养老、保健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我在两会解读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健康中国“时就明确,各种慢性病的侵袭、亚健康状态的蔓延、老龄化的加速、养生理念的熏陶、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些因素的叠加,让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迅速地成为各方资本关注的热点。 ”
“当下,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医药事业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黄金行业。如果把整个大健康产业比做海上的一座冰山,那么,治病救人的医药事业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治未病的大保健事业尚且沉在水面下的部分大得更加惊人。国内的众多医药企业虽然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之路,但大多已经开始反思,谋求转型。无疑,大健康产业是21世纪经济的核心产业,是其他产业突破困局的催化剂,就像网络对各行业的影响一样巨大。“ 万祥军明确、
万祥军表明: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健康中国其实蕴含着国家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这涵盖的产业就是大健康医药。大健康医药产业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21世纪是人人享有保健的新时代;21世纪,由发展经济到关心自己的健康;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面对“入世”竞争,民族保健行业、民族养生文化需要扶持与弘扬。可见,我国的健康事业状况难以让人乐观,建构“大健康工程”乃势所必然:新医改提倡预防为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医疗指导原则。进而促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成熟。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后对抗性治疗往往为时已晚。
万祥军指出,大健康理念有助于提高民众健康素养,接受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健康消费。大健康就是紧紧围绕着人们期望的核心,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
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引子:
一个红色310ml饮料小罐,竟能把整个医药市场搅的不亦可乎,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各家医药经济媒体的黄金版位,久盛不衰。
7月13日,自2003年广药推出绿盒王老吉开始,争夺了近10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标大战,貌似尘埃落定。
图注:王老吉品牌之争的背后是大健康产业的火爆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2)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240号仲裁裁决的申请,该裁定为终审裁定。这意味着加多宝彻底失去王老吉品牌,持续达445天的王老吉商标案件的结局是广药集团完胜。
一瓶饮料,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
可等你知道了这个红罐凉茶每年销售额竟能达到160亿元人民币的时候,不难明白两家为何会如此何针锋相对。
而如果你再登录广药集团专门开设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 ,看到“广药集团提出‘振兴大南药’的概念,而‘大健康产业’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大健康产业将充分利用广药集团‘王老吉’强大的品牌资源……”宣传口号时,你会感觉到,发展大健康产业,对于广药集团来说,拿回这个红罐饮料对于其整个大健康产业战略发展来说,又是何等的重要。
进军大健康产业,已成医药行业发展风向标
2012年3月,广药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公司。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力争在2015年实现大健康产业规模达500亿元,2015年实现工商销售收入600亿元。在实现营收500亿元目标中,240亿的份额是凉茶。
而广药如果拿不回红罐,仅凭绿盒,每年的销售额仅仅才20亿元人民币。
对于广药来说,160亿的销售额也仅仅是个数字,他们争夺王老吉的意义,是“王老吉”1080亿元的品牌价值。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长海曾公开表示,广药集团以“王老吉”品牌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利用“王老吉”的品牌资源,实现向包括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扩展。
跳出王老吉之争,纵观整个医药行业,开始向食品、药妆、保健品等大健康产业进军的药企,级别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强。
往北看,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的天津天士力集团,本已凭借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等拳头产品,在欧美市场为我国医药产品争得一席之地,单品年销售额也达到20亿元,当之无愧成为国内国内现代中药龙头企业。
2009年,天士力高调进军大健康产业,推进做好一盒药,做好一杯水,做好一杯茶,做好一个健康管理的“四个一”工程。
2011年,天士力集团再接再厉,开始涉足白酒行业,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白酒产品,“四个一”工程开始升级为“五个一”工程。
做药的企业开始卖茶卖酒?为什么?
有媒体报道,天士力国际营销控股公司总经理戴标曾表示,天士力2011年销售收入168亿元人民币,其中仅普洱茶的销售收入就高达4亿元。
天士力老总闫希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多次表示,“十二五”是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天津天士力集团跨越发展的“黄金期”。集团会以国际化和高端化为目标,依靠大科技面向大市场升华大产业,他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大健康产业年销售额350亿~400亿元的目标。
医药企业挺进大健康产业,已经势不可挡。
再看云南白药集团,在国际知名牙膏品牌强力冲击中,一支小小的白药牙膏,2006年销售额开始破亿,到了2010年,销售已过10个亿。2011年的数据显示,回款达到12亿元。2012年,云南白药的牙膏销售目标是达到25亿元。
图注:小小一管牙膏,今年将带给云南白药25亿
尝到“白药牙膏”的甜头之后,云南白药再接再厉进军日化市场,推出养元清中药去屑洗护发产品和千草堂止痒理肤洗护等药用快消产品。
2012年云南白药集团提出了“新白药、大健康”的十二五战略,准备借新基地搬迁的契机,依托中药核心产业,向个人护理等大健康领域延伸。
作为国内药企的老大,同仁堂在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征途中,脚步匆匆。
北京同仁堂2012年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25亿多元,同比增长27%,但主营业务中药的营业利润率仅比上年增加0.65个百分点。而在整个同仁堂集团中,健康产业保健品的利润贡献率却由之前的倒数几位,迅速跃升到前三甲。
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对媒体表示,同仁堂目前正在向大健康方向转型,健康药业在同仁堂产业中增长很快,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同仁堂不仅在保健产品领域扩张,未来也会加大养生产品以及药膳等产品的开发力度,并将引入更多国外品牌。
6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自我药疗年会,主题即是“开拓大健康产业蓝海”,大健康产业,这个关键词一直反复出现在参会企业家的PPT中。
进军大健康产业,药企奋争向前为什么?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一书中对健康产业如此定义:“健康产业,是指事前对健康人们(没有疾病缠身)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
可以说,我国日益凸显的老龄化、城镇化进程,无疑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1. 老龄化、城镇化直接推动大健康行业迅猛发展
图注:老年人口所占人口比例分布图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已有老年人群1.82亿,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23亿,占总人口的15.4%;到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医药、健康、保健、护理、康复等产业的兴起,而周边的配套产品、服务也将随之发展。
如果说老龄化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然因素,那么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则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社科院发布于2012年5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白皮书》中显示,2010年城镇人口6.655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59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5602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层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健康观念,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程度,大家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健康的追求。过去人们总是在有病时再去治病,而现在大家更注重防病、治未病,这便是人们对“活得更好”的直接表达。
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消费者健康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肖夏认为,大众对“活得更好”的需求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小病痛的快速控制,大家更需要“不得病”。
肖夏说,这种“不得病”的需求,包括了对健康知识的渴望、对健康服务的了解、对健康产品、药品、保健品的需要。因而,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大众“活的更好”的迫切愿望和需求,研发符合大众需要的健康产品,开展满足大众需求的健康服务,传播利于大众健康的科普知识。
2.井喷的慢病防控市场为大健康行业发展推波助澜
卫生部2012年7月发布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已确诊的慢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
从1993年到2005年的十多年里,我国慢性大病医疗费用增速极快,其中糖尿病增加了24倍,脑卒中增加19倍,恶性肿瘤增加15倍,心脏病增加了11倍,按此推算,到2020年,国家的医疗保障负担将更加沉重。据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大病的调查测算,预计到2015年仅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就会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慢病调查的主持者、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王世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0-2040年,如果中国政府和社会每年(在现有基础上)能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就能为中国省下70万亿人民币。这仅仅指慢病中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后所节省的医疗支出,如果将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的死亡率都降到1%,则节省的费用不可想象。
图注:闫希军表示,发展大健康其实是在为防控慢病做贡献
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疾病谱也发生改变,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转向慢性病、疑难病为主。吃得多,代谢少;劳累多,休息少;静处多,运动少……直接导致肥胖、亚健康乃至疾病。
他提醒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也需要改变,逐渐向“防、治、养”模式转变。而大健康产业恰恰是“防-治-养”模式的产业体现。
闫希军也坦言,天士力作为大健康理念的倡导者,健康产品的创造者,将努力推行与实践大健康理念,通过建设特色专科医疗、医疗康复和养生社区等形式,稳步进入健康管理与服务业。
3.广阔的利润发展空间使大健康行业前景无限
据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以大众较为熟知的保健品行业来说,美国目前有保健品生产企业500多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保健食品品种投放市场,2009年美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达2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而200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仅为911亿人民币。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仁和药业集团顾问骆燮龙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表示,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本世纪的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超过10%的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
面对这样的发展空间和利润诱惑,恐怕没有哪家药企能做到目不斜视,置之不理。
4.知名药企的品牌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事半功倍
进军大健康产业,对于知名药企来说,本身优良的技术、资金、品牌等基因,是促成其获取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首先,知名药企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价值,研发大健康产品也基本会使用自己的品牌优势。这样就注定药企在研发大健康产品时会注重产品的可靠性和功效,科技含量相对较高;
其次,知名药企一般资本相对雄厚,在成熟、市场效应较好的产品愿意投入资本进行跟进研发,使之在保证市场效益的同时持续科技含量领先;
第三,知名药企的传统产品会使该药企拥有一批相对忠实的品牌用户,这些用户对药企生产的大健康产品也具备一定的信赖度,这也可以缓解当前消费者对大健康产业信任危机;
第四,知名药企一般都拥有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产业布局,所以当药企进入大健康领域后,自然会期望将市场打造成自己最适应的摸样,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当前较为混乱的大健康行业市场的一种规范;
第五,在正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思路转变的终端药店,在利润与知名度的平衡方面,对知名药企的大健康产品也会有一定的偏重,以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优逐劣的局面,对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促进。
对于需求健康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能够带来的好处同样显而易见。首先,知名药企相对严格的生产工艺会使健康产品质量值得信赖;其次,知名药企相对爱惜羽毛,售后服务更有保障;第三知名药企的传统产品会使该药企拥有一批相对忠实的品牌用户,这些用户对药企生产的大健康产品也具备一定的信赖度,这也可以缓解当前消费者对大健康产业信任危机;
第四,知名药企一般都拥有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产业布局,所以当药企进入大健康领域后,自然会期望将市场打造成自己最适应的摸样,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当前较为混乱的大健康行业市场的一种规范;
第五,在正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思路转变的终端药店,在利润与知名度的平衡方面,对知名药企的大健康产品也会有一定的偏重,以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优逐劣的局面,对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促进。
5.中医药传承更符合大健康推广理念
事实上,广义的大健康产业不仅包括医药、医疗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还包括围绕医药、医疗活动有关的边缘性产业,如制药设备、包装资料、人才服务等产业活动,它综合性极强,囊括了制造、IT、流通、服务、教育等诸多领域。
比如康美药业,公司已携手人保资本与人保健康在北京共同成立健康管理公司,向公众提供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养生保健、就医服务等方面健康管理服务。
康美早在2009年就开始投资6亿元打造康美中医院,该项目即将在今年开业。公司一季报显示,目前工程累计投入7.76亿元。
有人用这样的公式表达出大健康所包含的领域:制造经营(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食品饮料、制药设备、包装材料、化妆品)+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休闲健身、营养保健、咨询服务、人才服务、培训考试)=大健康产业。
而在我国,大健康产业最不能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中医药领域。
在第九届自我药疗年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发言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大中药产业市场规模总计达7000亿元,以每年增长8%计算,预计2015年将达到1万亿元。
图注:张伯礼院士非常看好大中药产业
张伯礼院士所指的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药兽药、中药美容、中药制药设备等相关产业。
他坦言,今后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进军大健康产业,药企的短板在哪里?
大健康行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人产生保健意识起,至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如同彗星般出现过诸如三株、太阳神等广为人知的品牌,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出现经久不衰的经典品牌或产品。众多出色品牌都昙花一现,迅速消亡于仿制、低价恶性竞争及消费者质疑中。
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5月,537个药材品种中同比价格上涨的品类约占总量69%,涨幅在21%~50%的品种数量最多,占40%;涨幅在181%~300%及以上的有16个。
受原料药涨价以及国家限价两方面挤压,同仁堂集团主业的传统中药制造业利润已经被大大压缩,为保证行业地位和利润增长,同仁堂已经开始更多地向高档参茸类保健品、药材种植等相关行业转型。
时任同仁堂集团宣传部部长姜晓东曾向媒体透露,同仁堂集团本来有800多种成药,现在在产的仅有400多种了。
有人评价,在进入大健康领域的药企中,有人为了进一步追求利润,也有不少像同仁堂集团为了降低运营压力而无奈转型的药企。
在青岛举行的第47届新特药品交易会上,贵州柏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郑江就曾向39健康网编辑表示,由于医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中间环节和费用,一些企业就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转型来消化掉这些费用。郑江认为,这种多元化并非真正的多元化,而是企业的无奈之举。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仁和药业集团顾问骆燮龙在第九届自我药疗年会上也表示,虽然中国大健康产业看起来前景无限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市场正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时期,由于一些企业的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使保健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不断降低,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和申报;
比如很多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大量低水平产品的重复开发和申报,导致一些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目前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不统一,多头管理,部门间权力失衡;
比如目前国内健康产业领域,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健康产业发展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竞争上处于不平等境地;
还有在研发投入方面,大多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南方医药所副所长陶剑虹指出,由于药品行业是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在对于OTC产品及RX产品的监督管理方面逐渐收紧,从2000年我国开始推行OTC分类管理以来,我国OTC市场虽然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增长幅度呈缓慢下降趋势。
转身投向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药企会一帆风顺吗?毕竟当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时,即使拥有较为强劲的实力,一开始也必须顺应行业当前的状况。只有进入这个行业的同业越来越多,原行业的种种规范和习惯才会慢慢渗透到全新的行业中来。
这个渗透和熟悉的过程也许会很漫长,并且在越来越多大企业进入大健康领域的同时,也不乏一些怀着淘金心态的企业同时入驻,这些变数将使大健康行业的良性改造难度加剧、过程拉长。但无论如何,随着知名药企纷纷进驻并初步获得成效,大健康行业的良性规范和滚动式发展,已经可以预见曙光。
-
医院新规:查医药代表 挂钩产品
大医院严查医械代表再升级!私下接触医务人员,直接停止采购公司代理产品。...
-
编外人员被收保证金?医院取消编制大势所趋
看到一家县级医院向编外人员收取5000元工作保证金,限时不交清者,医院不再使用,老徐认为:编制制度或早已不适应医院发展需要了。...
-
三甲医院:8个药询价 要求至少稳定供货半年
三甲医院:供货不稳定,踢出一年。...
-
5省497名执业药师挂证被查实
今年“3•15”后,执业药师“挂证”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按照国家药监局要求,自2019年5月1日起,各省级局组织对行政区域内的药品零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
-
又一大药陷入致癌风波 多家外企全球召回产品!
一些雷尼替丁药物又被查实含有NDMA杂质,目前山德士、葛兰素史克、印度瑞迪博士药厂均已停止雷尼替丁的供应并召回!...
-
大洗牌!国务院检查组,进入医疗器械企业了
国家严惩在医疗器械购买、销售、纳税...等多个环节的违规情况。...
-
4+7全国扩围,中标结果流出
大跌眼镜!4+7全国扩围结果出炉,有外企低价入围,部分原中选药企落标,多个品种再次刷新底价!...
-
国务院发文:医械行业,筛选重点企业监管
当监管方式越来越科学,不合规或打擦边球的械企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
报告显示:多数医生不再愿意接待医药代表
报告显示,医生不再愿意接待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的必要性在降低。...
-
750家医药企业,最新离职率公布
2019年1月到6月的市场薪酬数据白名单公布,其中医药行业的行业增长和薪酬增长都维持稳定的高位;此外,报告采集了750家医药公司的数据,医药人的平均离职率仅为5.91%,为所有行业中最低的。...
-
63个药,底价曝光(附名单)
(9月6日),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发布《关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拟备案采购产品最低外省及拟挂网价格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医药业平均月薪公布 仍是最好的就业去向之一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医药行业平均月薪为1.03万,同比涨幅较大,为11.75%,仅次于公用事业等行业,排名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