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市场动态

关于滴滴医生实操的五点建议

2015-11-11 17:19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作者:刘检 点击:

核心提示:滴滴医生等医疗服务机构现状乃至今后发展,实际操作的五点建议。

近期看了有关“滴滴医生”的报道,从报道中所得信息不多,但总感觉这是试水之举,主办方并没有作太多的考量。当然,创新总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程,不可全都准备好了再上路。就滴滴医生现状乃至今后发展而言,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笔者在此有五点建议。

一、派遣合规医师降低医患风险

无论是才尝试多点执业的医生,还是隶属在医疗机构利用个人时间兼职,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如是由这样身份性质的服务个体通过滴滴医生这一平台来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显而异见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这充分表现在购买服务的患者和提供服务的医生个人身上。如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全部或大部份都是由医生个人承担的,那患者自负的风险在呼叫时巳经产生。医疗服务绝对不能等同于解决车少人多图方便而产生的滴滴打车服务那样简单,救死扶伤不是打的,其整个过程限于其本身的复杂性都存在提供服务的医生个人身上,连滴滴打车本身提供的服务现在都因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受到社会关注和国家相继出台的政策规范限制,更别说直面生命的医疗服务了。

由此,提供服务的医生必须是隶属于独立的机构,比如医生集团,当然还可有多种形式,但绝不能是由多点执业或利用8小时外的医生提供的,因为其身份性质决定其所承担风险能力和意识,否则,依笔者多年对公立机构医师现状的了解,没有多少在职医师能放心大胆的参与进来,而且,一旦患者清楚前来提供服务的医生或机构并不能承担其可能产生的医疗风险,患者购买服务安全放心是前提,方便是其次,否则买得不放心,预计参与性都不会高,前景不容乐观。

二、引入多方保险破解医保困局

         1我国现在的医保主体是由国家统一组织承担的,而商业保险引入不高,现状是仅在相对收入较高人群中才会购买额外的大病重病商业保险,基本医疗绝大部份是由国家主导这是现实。但产生滴滴医生的市场机会是便利性、个性化,这是由在当前以国家医保为锁定范围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所不能或完全满足的,所以给予了第三方提供服务的机会。但我们要看到,只有医生,快车、呼叫平台这三架马上是承担不起便利个性医疗服务这块大蛋糕的,医保在哪,患者就在哪,医生就在哪,把医保去掉,对一个医保大国来说,此项服务,无柴可烧,难以为继。笔者认为,如有可能,多年来医改一直在说要引入竟争,鼓励民间和各机构参与提供服务,加快促进国有医疗改革,那么象滴滴医生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就理所应当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扶持,首先将国家医保中的基本医疗这块与第三方服务相对接,让患者不再因医保而受限,放着更及时有效的服务而望洋兴叹。从国外近几年来有关第三方参与提供医疗服务的结果来看,可见报道的都是一升两降,医保费用、发病率持续下降,患者满意率真持续攀高,那我们要改,就不能口号高,落地少,注意力和措施全放在体制内,体制外的介入,也许才是撼树的大力。这从改革开放至今,民营经济解决了大部份就业需求就可见一斑。

         2政策的推出再到执行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象滴滴医生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即巳锁定市场,在关键性问题上,就不能等靠要,在政策层面尚未实现之前,要把市场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商业的过程,就是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在一个时期内,滴滴医生这样的服务更多是属于一种“私属服务”,服务人群的需求属于基本医疗的范畴,需要的是便利、快捷和个性化。在初期,这种需求虽然是人人都想要,但却不是人人都迫切的,另就市场结构来说,限于其服务所需具备的硬件(医生、快车),现其能快速普及的市场仍是以一线及省会城市为主,所以,滴滴医生等这样的服务机构当积极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由商业保险公司开辟基于基本医疗保险的产品线,让有此迫切需求又愿意购承担支出的患者自愿购买,以愿意承担的费用,获取未来可能需要的“私属服务”,相信参与者不会少,保险公司在群体上也有较好的营收,这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按保就医,脱保自费,自费为难”的困局。

三、针对购买人群深耕立体市场

因为这种服务初期不可能全面普及,所以按照“购买在前,服务在后”的原则,滴滴医生的服务在前期可考虑只向与合作方保险公司购买了此项服务的患者提供,而不是面向所有人群,因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滴滴医生现阶段是属于“私属”的,还不能去承担120这样的角色,也暂时实现不了。所以,专注于大众价格的“私属服务”,这块市场才能做透做深,才有基础全面去推行和普及,市场是立体的,纠结在面上血拼,吃力未必能讨好,不如盯住面下深挖,或许更能立得住、立得牢。不要担心市场发展的速度和广度,服务永远是先深后远的,服务型市场只要其增长是持续稳定的,经济规律就会自行推动基础夯实者去占领市场,在21世纪,这就是规律。

四、限定病种服务实现患者预期

当下不要幻想提供所有的病种服务,即然你的市场机会是基于患者对便利快捷个性化医疗的需求产生的,那就要清醒的认识到你不是120,120是解决重、急症的。重、急症患者呼叫到了医生,而限于医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能否处理得下来暂不说,重急症为安全起见还是要转诊到大医院的,这是事实,而这不该是滴滴医生类机构应盯住满足的。否则硬件、人员等系列完整配套下来成本先会拖垮自己。清楚的把自己定位在特定病种服务和健康管理上,也许能走出条捷径。试想,如果只是不愿去排队挂号,如果患者就诊前期望值不偏离实际,医患予盾不会这么突出,患者真正最痛恨和苦于的是漫长等待后,抱着较高期望面对的却是医生流水线般,甚少沟通的检查,诊断、处方。

若将服务限定在30分钟内即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病种上,患者在呼诊前对整个诊治流程包括时间上,即巳有了清晰的了解,期望值就会限定在一个合理水平,而且医师在服务中按病种管理、诊疗规范和标准程序进行诊治,是降低患者和自身风险,降低显性和隐性成本,充分满足患者预期需要,体现便利、快捷目标可实现的关键。如果不限病种,患者心理期望值千差万别,能做到此服务的医生也确实难寻,相关成本随之大幅增长,催使患者与医师、服务机构三方风险不确定性增加,这也直接导致患者就诊预期无法体量和实现。

五、优化人员结构引入健康管理

通过优化服务人员结构,提高患者体验满意度,引入健康管理,这可能是滴滴医生类市场行为的竟争核心和获利颇丰的渠道。正因为到医院经历了太多流水看病的痛苦而产生巨大不满,因此,滴滴医生类机构要狠打沟通管理牌。患者生病,在医生看是小事,在患者及家属看来是大事,站位不一认识不同,而不同才是一切市场行为产生的动因,满足需求是市场行为存在的价值。患者生病了,绝计不仅仅只是想只看到医生简单诊断处方后吃点药了事,患者的整个就医经历可说是一个生态过程,涉及生理和心理,而心理体验往往较大影响到生理康复。临床上我们常常面对这么个现实,诊治完了,患者认为医师没给好好看,甚至认为医师故意为难患者,近段频频发生直到国家出台法律重处的医闹,细剖下来,有源于此。为什么,第一整个诊治过程时间短,工厂流水线似冷冰冰的问诊检查处方,而且没交流或交流仅仅是支言片语,导致患者口角生事,医师苦不堪言。第二,从临床上来说,指标正常了,对医师而言诊治就结束了,但有些疾病患者自觉体征的减弱消失是需要时间慢慢去体现的,但从医院回到家中后,患者往往与诊治医师就断了联系,但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还是每日都在经历这些自觉体征给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不便甚至是折磨,自然心生不满累积怨气,事后生事。这怪谁?显而异见,自然不能怪责于医生,也不能怪责于患者,这是原体制之痛。

那么滴滴医生怎么做?笔者在此不是建议我们要把整个诊治时间拉长,而是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患者体验满意度。建议是通过与相对成熟,覆盖目标服务群体所在社区的社群组织(比如公益团体)有偿合作,利用自身医教资源对其人员进行必要的线上线下护理康复培训,在此社群组织中筛选能担当此项工作的人员,指定为“社区健康联络员”。按前所述,医生在呼叫接诊上门服务时,只按诊疗规范和病种管理开展服务,就诊服务结束后,联络员第一时间与诊疗医师按标准程序和内容沟通该患者医嘱与其它关注事项,由联络员再与患者进行约访,上门提供标准用药康复咨询,这是真正的咨询,联络员能解答的当场解答,不能解答的收集整理后与该诊治医师沟通后解答,并按标准流程做好多次约访,并给予必要的人性化沟通。需要滴滴医生这样服务的患者据笔者判断,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较多,可依托这样的人员配合,再深层次就是与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将有慢病管理的患者通过教育,在自愿前提下购买慢病管理服务后纳入日常服务中,此项会延生出太多机会满足患者需求,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不予细说,只提供一个思路以作参考。

笔者最后再次重复又重复的强调,滴滴医生,绝不是一个“快“字了得!

Tags:滴滴医生 合规 合法 医保 病种管理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