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市场动态

旧模式走向灭亡,百万药代穷途末路?

2015-07-06 09:11 来源:赛柏蓝 作者:张小平 点击:

核心提示: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据说全国的医药代表有一百多万,所以就姑且称他们为百万药代。前不久“医药代表”这个工种刚被国家确认了合法身份,然而马上就感受到了政策的寒意,我这里说的是其中绝大比例的医院医药代表,药店的销售同仁们暂时不表。

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据说全国的医药代表有一百多万,所以就姑且称他们为百万药代。前不久“医药代表”这个工种刚被国家确认了合法身份,然而马上就感受到了政策的寒意,我这里说的是其中绝大比例的医院医药代表,药店的销售同仁们暂时不表。

政策的寒意主要来自于外企的员工们,先是GSK事件及其持续的发酵,然后是药价的放开,招标的外企超国民待遇取消,量价结合二次议价等等,开始让外企在各地接二连三的弃标然后是队伍解散哀鸿遍野…再加上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等互联网经济的山呼海啸般影响,唱衰医药代表的声音越来越响,百万药代,真的走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首先,上帝确实关上了一扇门。传统的处方药营销模式走到了死胡同,它是2009年来畸形的医改导致的僵死的医药体制的殉葬品。09医改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这就为此后的医患矛盾升级留下了后患。

因为医生和患者是医疗体制中同等重要的两个主体,方案却漏掉了另一个主角在医改中的地位,因此医生仍旧是医院的附属品,仍旧需要从药品器械飞刀红包中补足心中的不平衡,十七大所谓的四个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分开)就是一个口号。

在此背景下,处方药销售的高代金或者高利益交换模式没有本质的改变。然而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愈加明显:看病难越来越难(全国人民奔协和),看病贵越来越贵(政府医保基金透支,个人支付部分也上升明显),医患矛盾升级砍医事件不断。所以,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传统的处方药营销体制必须随之调整,这就是现在进行深化改革的政策背景。

推动药品价格改革加速的另一深层原因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需要。医疗服务价格需要提高,但患者不能接受总支付价格的上升,故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策略,即改革文件中所说的:在不增加患者总负担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费用比例,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生价值。

因此,传统的医药代表,是要清醒的看到,传统方式卖药,这扇门即将要关上了。

然而,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开了一排窗。时势仍然需要大量的医药代表去承担新的职能,这是因为:

目前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着三个分开:

1.“医”“药”分开。看病和买药将从原来的都在医院解决,改为看病在医院,买药不限在哪里,并且公立医院的药占比要从现在的接近50%在2017年降至30%。未来的医院销售和药店销售再也不会泾渭分明,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头干预模式。

2.“医”“院”分开。医生和医院的附属依赖关系将一步步减弱,医生品牌将在医院品牌发展的同时崛起。国家鼓励医师进行多点执业的政策的发布,让公立医院的院长们不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医生走出医院工作,虽然暗地里还有障碍,但大势已成,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了。

伴随“医”“院”分开的另一大特点是移动医疗与地面实体的融合。医师多点执业,需要有信息系统、诊治工具产品和品牌营销、执业地点等结合,实际上对今后移动医疗的走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药”“企”分开。众多医药代表们再也不像过去专职忠诚的服务于一家企业了,药品器械兼职,移动医疗地推,多点执业中介,志同道合者私下创业,另立团队代理…这是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堵不如疏,设立合伙人机制,让员工的责权利相关性更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以,“药”“企”分开促进了打工者与合伙人的融合。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互联网和资本创业浪潮三重推动因素下,百万药代面对着三个分开与三个融合,顺势而为,应势而上,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新跨越。上帝可能关了一扇门,但开了一排窗,机会永远属于准备好的人。

Tags:模式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