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品质为仿制药贴牌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强国梦,每一个中国制药人也有一个制药强国梦。在近日召开的“药物信息协会(DIA)第六届中国年会”上,为实现制药强国梦,业界达成共识:第一,中国人要在新药上做出创新,真正做出有中国自主产权的一类新药;第二,中国人要进一步提升国产仿制药质量,让中国人的仿制药走向国际市场。
但梦想与现实毕竟有距离。会上多数专家指出,虽然国家不断增加新药投入,但在未来的20年中,新药恐怕还是不能起到重要作用,仿制药将责无旁贷地成为中国医疗保障的主力军。
如何打造完美的仿制药品质?如何让仿制药“make in china”成为品牌?我们的仿制药生产离国际准则还有多远?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士一一给出建议。
质量为竞争利器
宋晓东(杨森制药公司中国区CMC总监)
质量是仿制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也是挑战原研药最有力的法宝。中国的制药强国梦不能单存依靠创新,仿制药在临床用药中仍然占有核心地位,整体提升仿制药质量才能让中国药企与国际接轨。
无论是在欧美等制药大国,还是在亚太地区,仿制药都占有主要地位,我国超过90%的药品为仿制药,仿制药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花费,其价格优势是原研药无法比拟的。
仿制药的品牌竞争核心就是质量,所以制药企业花很大精力做质量。质量的核心主要包括药效和安全性,患者购买药品,常把安全性看作首要因素,就像买牛奶,不光考虑营养成分,还要考虑安全性。
我们经常讲QA和QC。QA就是保证药品能够安全、有效地被患者接受。QC是在药品保障体系下,我们才会有质量控制环节,而厂家必须建立一个样品测试方法,保证药品质量同时达到内控和国家监管部门要求。
我们常常讲的GMP其实就是介于药品质量保证和药品质量控制之间的规程。简单说,在药品质量体系建立后,我们必须根据当地法规找到适合内部运作的规程,根据规程制定药品控制项目,切实保证药品持续生产。
同时,核查标准不同也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同。中国GMP和欧美等国的cGMP不同。中国GMP是指基本的药品生产规范,主要偏向硬件;cGMP是指动态的GMP,为美国、欧洲和日本所接纳,它更偏向于软件部门。
就目前中国的监管体系来说,我们完成的步骤仅仅符合GMP要求,并没有达到cGMP的严格审查。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GMP和欧美的GMP还有差距,这样的差距会严重影响我国药品生产质量。
跨国监管助优胜劣汰
董作军(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药品食品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在科学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虽然各国的主基调都是鼓励药物创新,但仿制药仍然在药品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2013年,欧盟62号令表面上看是对原料药出口的限定,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仿制药监管也在趋于跨国化。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跨国化的监管法规出台频率可能会越来越多,生产企业不仅要看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困难,也要看到这种国际化标准出台对本土制药工业也是一大提升。具体而言,国际化法规的出台将对国内药品生产带来三方面影响:
第一,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监管部门检查次数增多,基本上每增加一个申请和证明,监管部门都要核查。在这种压力下,部分企业会撤回上交的申请,部分原来做出口的企业可能因为检查严格而不再递交申请。
第二,监管部门责任越来越大。以前没有文号的生产线不需要管理,现在这些生产线也纳入了监管范围,而国内的监管由注册部门和安检部门共同完成,使得在现有监管体制下很难对这部分生产线进行检查。
试想,在产品注册时,注册部门一般会摸清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但出口欧盟的产品多数单独在欧盟注册,监管部门就很难弄清企业在欧盟的申报情况,只能靠企业自诉欧盟出口产品工艺。特别是,国内生产企业多,审查人员少,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第三,促进各国交流沟通。欧盟62号令对我国产业界和欧盟都有很大好处,进一步拉近了各国之间的监管协作,也提升了各国产品的安全性,有助于优胜劣汰。
法规修订提高准入门槛
黄晓龙(CFDA药品审评中心化药药学二部副部长)
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快速变化,各种法条和制度也要随之完善。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修订《药品管理法》,相应的药品管理法规也会有所变化,仿制药将面临洗牌。
去年,总局发布32号文件,对中国药品审评提出战略性思考,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加快仿制药审评,而我国审评体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数量和工作量严重不匹配。我所在的部门目前有16个人,除了要对仿制药进行审评,还要审评四五类新药。从品种数量来说,这样一个部门,每年至少要负责4000多个品种的审核工作。
虽然2007年国家对仿制药行业进行整顿,药品申批数量较2006年确实有所减少,但近几年又出现增长态势。今年前4个月,申报数量就已将近700,当中不仅有国产新药和仿制药,也包括进口的新药和仿制药。
其中,仿制药申报最多的是头孢和降压药,虽然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但一般来说,生产这类药物的企业有10来家就够了。所以,现在审评中心是在想办法把临床急需品种审评出去,大批量重复的仿制品种审评时限很长。
临床是否需要这么多仿制药?从法规方面来说要有所制约,比如哪些产品可以仿制,哪些不可以仿制,所以差别审评非常关键。
国产药定价过低也会严重影响仿制药的质量。环孢素进口价格2112元,国内产品只有143.6元,差了将近10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要投入大量的人员、经费和资源,药价一直往下降,保证药品质量的难度就会增大。
观察>>>
杂质灾害不可小觑
■胡睿
纵观全球制药历史,最触目惊心的药害事件并非由药效作怪,而是源于经常被小觑的杂质。1953年,德国自主研发一种镇定剂,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怀孕妇女的呕吐症状。1962年,该药在欧洲市场获批上市,造成近万名儿童出生畸形。分析结果显示,这种药物带有致畸杂质,研究人员在药品的早期研究中对此杂质的了解不够深刻,造成了这一灾难性危害,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海豹胎事件”。
1990年,阿尔及利亚的129名儿童在服用咳嗽糖浆后死亡,检查结果发现,该药含有10%的阿尔甘醇。直到21世纪,中国还出现因甘油、丙二醇含有不同程度的阿尔甘醇导致死亡事故。
可见,真正影响药品质量的往往不是药性,而是药品中夹杂的无关杂质成分。事实上,患者用药首先考虑药品服用是否安全,其次才会考虑是否有效。
杨森制药公司中国区CMC总监宋晓东在近期召开的药物信息协会第六届中国年会上明确指出,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质量管理部门,该部门必须设有一个独立的质量负责人。在国外,质量负责人要对公司所有产品质量负全责,不光是行政责任,还有法律责任。
他认为,只有在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双保险”下,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再根据自身的质量标准要求,建立一套从流通、生产到人员配置各方面的GMP或cGMP规程。
另外,药品运输也需要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产品从运进来到运出去,质量体系必须有所体现,包括冷链方面的控制。比如,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空调失灵,暴露在空气下4个小时,质量控制部门要有措施评价产品是应该继续使用还是废弃。勿庸置疑,只有为药品生产部署严密的体系,才不会让药品这个白色天鹅变成黑色魔鬼。
责任编辑:露儿
-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
高值耗材最高降价80% 涉雅培、波科、贝朗…
8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举行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集中采购第一批次中选产品企业签约仪式。...
-
国家指令 整治所有医院回扣 暗访组出发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这次方案的重点就是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开始组织实施。...
-
医药代表系统学习产品知识的十个步骤
每个刚入行的医药代表初期都会接受公司大量培训,产品知识培训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培训而且还要考试。...
-
“3+6”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价格信息公布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消息发布《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文件(LH-HD2020-1)》(下称《采购文件》),公布人工晶体类耗材的具体采购品种、申报价格等信息。 ...
-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
Q1最惨淡的两大药品领域,代表都离职了!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但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输入病例不断上升,加上中国本土还有不少无症状感染患者,这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
某些药企又要开启新一轮裁员了
做代表难,今年更加难。除了国家级的带量采购,省级也有带量采购,感觉就像是夹缝中求生存。...
-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
虚开发票2.5亿,涉多家药械企业(附目录)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马鞍山市税务局发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告2020年3月》显示,51家企业涉嫌虚开发票,其中24家是药械企业或相关资讯、服务企业。...
-
91家药企收入公开:以岭、科伦、康恩贝…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力和冲击面都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