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城市大医院“消化不良” 县医院“吃不饱”

2014-03-26 15:30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

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消化不良”;县乡医院冷冷清清,“吃不饱”——

县乡医院发展,卡在哪儿?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

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

【镜头】

看看医疗工作中的尴尬:县乡医院空空荡荡,病房闲着,设备摆着,而大城市大医院人如蜂拥,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县乡医院人才紧缺、进少出多,而新毕业的医学生为进大城市大医院挤破了头,主动下乡行医的少之又少。

深化医改5年来,一系列动作真刀真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掷地有声,给了县乡医院信心和底气,也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然而,透过镜头,我们看到这张医疗网还不够严密、不够牢靠。

县乡医院的发展卡在哪?如何啃下“硬骨头”?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无奈:“乡亲们不相信我们”

一天清晨,记者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门口,虽然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这儿早已堵满了人。一位女士步履匆匆,“我从安徽赶过来的,已经在这看了3天病了。”她不禁抱怨,每个检查项目都要排队,一天最多能查2个项目。等到工作人员开门的时候,大家全都拔腿冲了进去,几百平方米的挂号大厅、两侧的楼梯和电梯,瞬间挤满了人。

“不光是患者排队受罪,医生看病也累,现在门诊量激增,我们有时一天要看100多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一名医生坦言,做大医院的医生真不轻松。离开江苏省人民医院,记者又走访了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发现这些医院全部“患满为患”。这些大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来医院就诊的不少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县乡医院就医。

那么,县乡医院的情况又如何呢?

盱眙县维桥乡卫生院是全县医疗水平较高的乡卫生院之一,这里共有三栋大楼,实用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B超、DR、电子胃镜、TCD等先进医疗设备。按理说,这样一个设备充足的乡卫生院,解决常见病、多发病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在记者采访的3个小时里,只看到稀稀拉拉几个病人。该卫生院院长王新国说:“不是服务不好、技术不行,而是乡亲们不相信我们,再加上这里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大家有个头疼脑热就都往大医院跑。”他也无奈了,卫生院的年门诊量还不足两万,这对于有1.5万人口的维桥乡来说,相当于每个村民平均一年只去一次卫生院。

有专家指出,大医院“吃不了”、县乡医院“吃不饱”是结构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袁书海看来,“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县乡医院大有可为,只要县乡医院硬件买起来,软件跟上去,就可以为大城市看病难分担压力。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盱眙县人民医院的年门诊量是38万,医院里700多张病床常年不够用,不少病人只好住在走道里,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每年有20%左右的本地人舍近求远,到南京等大城市就医。为完善硬件设施,县政府与医院共同出资新建了县人民医院新区,新增了1000张床位,配备了其他先进医疗设施,新区医院投入使用后,每年到外地就医的本地人将大大减少。但问题是,医生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没有高水平专家,大量缺少普通医生。”袁书海说,有了人,很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瓶颈:“想要的人不来,来的人不想要”

为什么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在袁书海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医生与患者沟通太少。“举个例子,以前只有400张病床的时候,一个医生只要负责两张病床,现在有700张病床,医生还是这么多,一个医生的工作量就要翻近一倍,医生精力少了,时间紧了,与患者的沟通自然也少了。”袁书海分析道。

翻开盱眙县人民医院的人事资料,记者发现,这几年,该院医生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还有不少人离职。“不少同事觉得做医生压力太大,吃力不讨好,陆续改行了,有的考了公务员,有的当了医药代表。”袁书海说。为了招揽人才,盱眙县人民医院与市卫生局反复协调,最终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并到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省内外医学院校参加现场招聘会,引进在职博士1名、硕士11名,医学本科生40名。即使这样,该院目前仍缺少100多名医生。

缺人,盱眙县人民医院绝不是个例。在洪泽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血液科等重要科室最多只有一名医生。“没有人,这些科室就没法运转,老百姓也只能舍近求远,跑到大医院看病。”洪泽县人民医院院长周保祥说。

实际上,不少县医院正面临着两难,“想要的人不来,来的人不想要,一方面是重要科室招不到人才,一方面是不断有关系户挤破头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医院,干些无关痛痒的活儿”。

“大医院待遇好,发展平台好,不要说大学应届毕业生了,就连在县医院工作的医生,也有不少想调到大城市工作。”周保祥坦言。而在乡镇卫生院,想要“得”到个大学生,就更难了。尽管与上级部门争取过,但维桥乡卫生院近年来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招到,目前,卫生院的11名医生中,最年轻的是37岁,出现了人才断层。

追问:怎么填人才缺口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去年,全省医学本科毕业生超过1万人,硕士、博士毕业生5664人。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大城市的大医院,只有极少数到县乡医院工作。

如果不能留在大医院,怎么办?“那就做其他工作呗。”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小陈果断地回答。毕业已经两年的她,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

“愿不愿意去县乡医院工作?”

“不愿意。”小陈毫不犹豫地说。大城市的机会多,宁可在这里飘着,也不愿意到县里,更不可能到乡镇去。和小陈有同样想法的医学生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江苏省每年临床医学毕业生有3000人左右,其中有超过30%的学生继续读书深造,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公务员、医药代表、医疗器材等行业。

“培养一名医学生很不容易,少则5年,多则8年,辛苦培养出来后,却又不当医生,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南京医科大学冷明祥教授很心痛。

怎样才能让医学人才学有所用?对此,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南京医科大学在连云港设立了康达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泰州设立了翰林学院,着力培养医学生。“这至少能吸引一批农村孩子在本地读书、就业,扶持县乡医院发展。”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说。

政府部门也进行了有益探索。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对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进行调整的通知》,要求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口支援50家县(市)级医院。

还有专家表示,要破解县乡医院人才困境,不妨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和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前者是免去一部分医学生学费,但学生毕业后,必须要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县乡医院工作至少5年。后者则是通过政策规定,让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医生,流动到县乡医院工作,并从县乡医院推荐医生到大医院工作,通过“造峰填谷”帮助县乡医院走出困境。

Tags:大医院 县医院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