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丽参与中国参同一物种价高15倍
贸易制裁,国际暗战,以及行业的放任自流,名贵药材沦为廉价原料。一省政企的合纵连横,昔日“百草之王”能否重现荣光?
又到秋冬进补的好时节。
人参自古就被誉为进补佳品,那么,什么参是世界上最好的?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高丽参。高丽参优于中国人参的观念,在国际甚至中国广为接受,韩国的高丽参一直占据产业高端,其整体销售价格比起中国人参一度高出15倍之多。
价值的分野,从种植和收购的环节便已经开始。其实,单从技术层面,两者差距不该这么大:高丽参与人参同科同属,皆生长在长白山脉。以园参(人工栽培于园地的人参)为例,中国人参和高丽参同样培育6年以上,经历相似的加工过程。韩日、欧美的国际药商,每年都会批量引进中国人参,作为转口、加工、造药之用。
人参号称“百草之王”,30年来,中国人参在中药材产业的种种风浪中一度屡受重挫,以至“百病缠身”——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皆是如此。当高丽参、西洋参等已成功占领行业高点,甚至席卷国内市场的时候,中国参业在国内外市场却多番颠沛流离,“人参卖出白菜价”,至今未摆脱廉价原料供应地的尴尬。
在中国人参主产区吉林省,现在,政府、企业甚至学术机构正试图从不同的途径,振兴中国人参,为其“正名”,开发新的市场空间。这种努力起于2009年,近两年呈现加速状态,利益联动者包括中国的药农、地方政府和药企,已影响人参市场的交易生态,并直接作用于参价——每公斤鲜参的收购价从2005年低谷的10-12元飙涨到2013年的180元以上。每逢人参收获季前的八九月,相关概念股甚至成为资本市场热门的炒作题材。
那么,中国人参的“沦落”与“救赎”之路,究竟如何一路走来?其间夹带着多少逐利的躁动与商业暗战的伎俩?人参是否仍处于价值洼地,蕴藏着潜在的投资机会?
冰火参潮
内需长期不振,过度依附于国际出口,是“人参卖出白菜价”的关键原因。
王春玲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的参农,上月遇见《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以下简称《21CBR》)记者时,她刚刚把大约5吨人参运到通化人参市场找寻收购者。这个市场位于通化——吉林省的一个人参产销旺盛的地区,周边分布着超过90家药厂,以及各种形式的中药材加工厂。
王春玲种植人参超过17年。每年9-10月是人参的交易期,像她这样的参农,会把收成的人参运往心仪的市场做交易,今年她的鲜参卖到了80-105元一斤。参价每年价格差距之大,让她记忆犹新。
“最高峰的时候,曾经卖到300元左右,”她对记者说,“但是,12年前我曾经卖出过9元一斤。”
那些人参交易场地被人们称为“鬼市”,交易大多在后半夜进行——因为白天参农在山上挖参,鲜参在傍晚才能从山上运下来,就像新鲜蔬菜一样,需要尽快出手。长久以来,参农与药商,每年的中秋节前就会来这里讨价还价。像王春玲这样的参农,要时刻保护运输过来堆放在市场地上的人参,这是多年种植后才有的收成,而收购者也得尽快把人参送往加工厂进行处理,以免储存与运输的损耗。
中国参,现在只有极少量能卖出超级高价,那就是野山人参。在东北,每年都有人在8月左右进山试图挖掘野山参,运气好的话,能把挖到的一支野山参以高达7位数的价格卖给一些特殊的顾客,主要来自港澳台、东南亚以及北京。
野山参的天价背后,是每年仅有几十斤的年挖掘量,“大多数送到北京、港澳台和东南亚的一些富豪吃,他们常年派人来收购,这几年收的量相对少了。前几年,我们这曾挖到一支大的野山参,给他们联系人打电话,坐飞机来了四个台湾人,一支人参170万元,直接抱走。”东北人参文化研究专家、《中国人参图谱》作者张君义说。每年都有一些国外走私的野山参出现在市场,主要来自俄罗斯。据说在列宁时代,前苏联从中国采购数吨人参籽,用飞机撒到位于其境内长白山余脉的原始森林,人参长成后功效非常接近野山参。
张君义曾工作在传统的人参产区——吉林的抚松市,年轻时曾披上塑料布随别人进山挖参。他对《21CBR》记者形容,随着野山人参资源耗竭,挖人参的活动渐变稀少。沿着长白山脉的种参业则在数十年前开始扩张,推动农民种植的是人参的高价格——“1980年代,这些种植的人参,大学教师一个月的工资也买不起一斤。”公开资料显示,1983年鲜参的价格为30元一斤,普通人难以承受。
之后几十年,每轮人参价格的走高,都吸引大批东北的农户投身其中,以至原本非人参产地的地方,也一轮又一轮种起了人参。这些参田一片片用红绳红布拴围着,架起薄膜铺盖,而参农们要匍匐在参田里作业,饱受潮湿之苦。
人参长成需要6年,在中国,中药材的价格在6年间往往可以天翻地覆。根据多位受访者的描述,人参价格在1980年代大约是40元一斤,1988年是中国人参产量和价值的一个高峰;之后,在1989年、1997年和2005年左右,人参经历三次惨跌,价格曾低至4元一斤。大幅波动令很多参农陷入绝境,甚至导致了自杀事件的发生,中国一批传统的人参药材企业也在跌宕中纷纷破产,销声匿迹。
很大程度上,这正是中国中药材行业的缩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说,中药种植地和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情况较为严重,中药材交易中间环节也有诸多环节,给专门的人员、资金和产业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此外,中国人参在市场上的不景气,乃至惨淡,与出口市场的变化亦有关联。一些参业人士告诉《21CBR》记者,中国人参长期内需不振,过度依附于国际出口,是“人参卖出白菜价”的关键原因。
中国最高等级、价钱最贵的药材,多出口到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这是中国中药材行业人所共知的生态,自计划经济时代已然如此:质优的人参用以出口创汇,其次供给医药企业,余下品质最差的向国内销售。中国的人参出口以后,会被加工制成不同的人参产品,有的被提纯利用,有的边角料甚至会供给赛马的马匹食用。
最早的一次动荡,就是1989年,中国因当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遭受西方国家贸易制裁,人参出口骤然被冻结,大量中国人参堆积,以至参价进入长达6年的低迷。“直到1995年,出口逐渐恢复以后,中国人参的价格才开始由谷底向上走。”吉林紫鑫药业董事长曹恩辉告诉《21CBR》记者,国际进口商至今仍会适时打压中国人参的价格,比如采取在人参丰产期间大量下订、在产出期间大量毁约的“旁门左道”。
而中国农业生产的弊病,为毁约行为提供了口实。1990年代,为了提高产量,农药问题在人参种植领域非常严重,直到现在,农药残留仍然是制约中国参业的顽疾。1996年,日韩等国执行新的农产品标准,大量被检出“666”(以六氯代苯为主要成分)和DDT(滴滴涕,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的中国人参随即被拒,又进入被低价抛售的恶性循环,包括一些已在中国圈地种参的日韩资本,纷纷彻底撤出东北。
种种经历,极大毁灭了中国人参的口碑和产业基础,也使最大人参出口国失去了出口定价权,在国际市场,吉林省人参产量占全世界的70%,出口量占全世界的60%。“直到现在,国际市场上说起中国人参,基本上就是重金属、农药超标、质量差等字眼。不过,他们一边说,一边暗地里大批购买中国人参。”曹恩辉如是说。
暗战高丽参
“韩国高丽参与中国人参是一个物种,一模一样。”
中国人参曾经有享誉国际的好时代。1987年,坚持高档人参制造的许忠祥,曾凭借“长白山红参”在布鲁塞尔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中国人参在世界上的第一块“金牌”。
如今,人参业国际角力的结局,似已尘埃落定,高丽参独树一帜。今天,中药课堂的讲师说起高丽参,往往会说起1989年贸易制裁导致1989-1994年间人参一直不能出口,引致整个人参业的低潮。
1988年正值人参的阶段性高峰,产量和价值都在高位,当年种植量非常大。在吉林,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时韩国企业趁着中国人参出口受创、价格极低时,以“买一盒高丽参送两盒吉林参”的方式,成功把中国人参驱至市场末角,高丽参趁机占领参业高端。此前曾有报道称,韩国人参产品的原料有30%来自吉林长白山人参,单在长春,就有10家以上专事进口中国人参的韩国公司。
按照曹恩辉的说法,中国沦为人参廉价原料产地,与外部力量的“算计”有关,“产业一度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每年8月,鲜参马上要上市的时候,干参的价格就会有人往下砸,在流通环节上有意地在打压人参价格”。
在中国,行业对人参品质和价格评定的标准,就像其它中药材那样,没有精确的尺度,只有经验和行规。在交易市场,商人们按照年份、大小、外观等,把人参分为若干等若干级,然后以不同的价格交易。中药材传统的“道地”观念影响着交易价格,譬如吉林吉安地区出产的人参,就被认为质量佳。数十年经营,高丽参已在传统“道地”观念中树立起了好口碑。
紫鑫药业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殷金龙,希望从技术上论证中国人参与高丽参并无本质区别,为中国参正名,重新建立产业信心。他正在建立一个人参生物信息样本库,通过到东北各地采集人参的标本,现场提取DNA、RNA,一方面进行基因学分析,另一方面也与高丽参、西洋参进行比对。
殷金龙告诉《21CBR》记者,目前项目的研究进展表明,高丽参跟中国的大马牙(吉林地区的常见参种)比较接近。“业内曾猜测,(部分)高丽参是中国进口到韩国加工再卖给全世界的,可是没有依据。我们的研究至少证明,韩国高丽参与中国人参是一个物种,一模一样。”
既然物种差别不大,甚至部分高丽参可能直接以中国参为原料,何以价格差异如此之大?
在《21CBR》记者的采访中,中国的行家们大多表示,在加工环节,韩国人参的处理方式与中国传统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他们都承认,韩国对人参加工工艺更为复杂多样——甚至过去有人曾怀疑高丽参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少许罂粟,近些年,业界尤其关心不同功效的高丽参,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药材熏制过程。吉林大学生物学系的李亚平教授说,只要通过比重分析等简单方法,就可以确定高丽参经过了相当多添加性质的熏制,但进一步的精确研究却鲜有企业去做——更多中国企业,在简单模仿后,就贴上高丽参牌子在国内开卖。
无论有关高丽参的阴谋论如何演绎,不得不学习的是,韩国产高丽参精细化运作的长处。据曹恩辉介绍,韩国实行人参专卖制度,“人参产业就像中国的烟草一样,允许民营参与,但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整个链条控制权在政府。”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参业,高丽参的每一种品类都高度标准化,实施严格的品质管控,为其建立鲜明的品牌辨识度,其中韩国人参公社的“正官庄”品牌尤为突出。国外大量高端人参销售商都宁愿进口高丽参,就源于其品质的稳定。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参从撒种开始便已进入“百花齐放”的状态,加工时更是“八仙过海”。
高丽参有明显的产品特色,比如,在国际上,其以含有高量“人参皂苷”成分著称。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目前的药理学研究所公认,而不同种类的皂苷可发挥特定的作用,譬如抗癌。尽管有一些中国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人参所含的皂苷等有效成分并不低于国外人参,可是,中国人参,往往种系不清楚、农艺不清楚、药用性段也不清楚,无法提供翔实的研究证明。
责任编辑:白颖倩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责任编辑:露儿
-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
高值耗材最高降价80% 涉雅培、波科、贝朗…
8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举行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集中采购第一批次中选产品企业签约仪式。...
-
国家指令 整治所有医院回扣 暗访组出发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这次方案的重点就是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开始组织实施。...
-
医药代表系统学习产品知识的十个步骤
每个刚入行的医药代表初期都会接受公司大量培训,产品知识培训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培训而且还要考试。...
-
“3+6”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价格信息公布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消息发布《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文件(LH-HD2020-1)》(下称《采购文件》),公布人工晶体类耗材的具体采购品种、申报价格等信息。 ...
-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
Q1最惨淡的两大药品领域,代表都离职了!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但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输入病例不断上升,加上中国本土还有不少无症状感染患者,这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
某些药企又要开启新一轮裁员了
做代表难,今年更加难。除了国家级的带量采购,省级也有带量采购,感觉就像是夹缝中求生存。...
-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
虚开发票2.5亿,涉多家药械企业(附目录)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马鞍山市税务局发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告2020年3月》显示,51家企业涉嫌虚开发票,其中24家是药械企业或相关资讯、服务企业。...
-
91家药企收入公开:以岭、科伦、康恩贝…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力和冲击面都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