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第三只眼看医患关系

2013-11-04 07:35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作者:林玲 点击:

核心提示:与医疗机构相比较而言,医药专业知识欠缺的患者作为弱势群体更应成为医疗消费的保护主体。卫计委要求全国各医院按每20张病床配备一名保安或按医院医护人员或就医人群数量3%的比例配备保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问题,反而破坏医患关系的和谐。

与医疗机构相比较而言,医药专业知识欠缺的患者作为弱势群体更应成为医疗消费的保护主体。卫计委要求全国各医院按每20张病床配备一名保安或按医院医护人员或就医人群数量3%的比例配备保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问题,反而破坏医患关系的和谐。

各行各业讲服务质量,而在中国,医疗服务后面的服务二字很难评说。80%医疗纠纷诱因不是医疗技术问题,而是服务质量甚至职业道德问题,华东地区30家医院调查结果,患者对医生信任率仅为10%,只有真正以普通患者的身份就医体验才能深刻感知,从另一方或者第三方的角度客观认知。

很多时候医疗资源紧张是一方面,医院、银行浩浩荡荡的排队队伍是国际友人无法理解的中国特色之一。究其根源,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疾病有效控制预防的宣传教育还很有限,而不是过剩和失控。全民健康普及教育和体育锻炼需要加大力度实施,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全民心理素质建设和沟通技能函待提高,辅之以医疗卫生体系职业规范性和医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疏导的科学普及,才能真正解除医患宿怨。

造成资源紧张的还有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专家为领导看病都忙不过来,在大医院找关系看病尚且不能完全放心,去社区医院和小医院对医院和医生的医疗水平和职业道德能否放心?能否最低限度满足民众的就医需求?

北京最好的社区医院之一,夜间最普通的简单外伤包扎无法处置,稍复杂些的病症,检验单还未开,门诊医生已开出一堆抗生素大处方,直接从电脑系统中划价,要想检查先交药费。这种情况只能逼着患者自我医疗或者干脆投奔大医院。而在大医院,即使找了关系免去排队之苦顺利住进医院仍有很多忐忑和意想不到随时随地等着你。重复检验、豪华处方都还只是小CASE。医疗服务究竟是花钱买罪受还是花钱买放心,永远是中国式医疗的心结。

对患者的温暖包容、鼓励呵护本应是医生职业天性的一部分。医术是医疗康复的重要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对患者心理的关怀与引导,调动和发挥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医病先医心,而在国内却普遍被忽视。在中国,肿瘤患者1/3被吓死,1/3因用药过度而离世,仅仅1/3为治疗无效死亡。过度医疗、恐怖就医对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同样不能免俗。

而另一方面,医院和医生的过度防范心理也为医患关系树起了一道冰冷的墙,其中更有医术、心术专业能力和职业化的不到位。一些医院和医生为了撇清责任,将病情说的极度严重和夸张,甚至不讲医学心理常识,直接告知没有专业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的患者,造成患者极度恐惧,小病吓成大病,反而加剧病情。

还有些尚未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本着自我保护原则,把所有病人都当成危重病人,仓促地推给急救和其他医院,要么无限折腾后发现只是一场缺乏医学常识的虚惊,要么真有什么紧急情况,也被这样缺乏医学常识和人性关怀的折腾加速离世。一些专业的护理机构甚至分不清老人是不想说话还是真正痴呆。

医生和医生之间医术与心术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医患关系只有医生把患者当作亲人才能真正体贴和贴近,而不是用利益来衡量和相互走远。包括一些名医在内,简单倡导和推行肿瘤疑似患者各项器官预防性摘除,而实际恶性概率不超过1/3,另2/3的手术人群则要伴随终生的生活质量降低和身体的不完整缺陷。五官科行医风险骤升则是鼻炎微创手术的泛滥普及导致空鼻症汹涌发生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和行为异常。

即便是人命关天的急救绿色通道也并不畅通,北京清晨五六点心脑血管病高发时段一两个小时叫不到救护车,日常收费也极其不标准,看人下菜碟。山寨救护车、鱼龙混杂的高端体检、高端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而比医疗费用更可怕的,是我们能否把亲人的生命和安危托付给这样的白医“天使”?

以往很多老专家们手一摸,用很少的常用药就能妙手回春,很少会用手术和大检验。即使一生清贫,却得到了更多的尊重。现在很多小病查了又查,看了又看,检验设备和用药高端了又高端,却不由得让人疑问一些医生是否真的会看病,是为患者看病还是为检验费用和医药费用在看病。

从患者角度感知体验,才可能真正理解医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尊重患者的消费权益和生命尊严,提高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和满意度,理解患者长时间被动等待和病理期间难免烦躁恐惧、需要被抚慰的特定心理,提高医生职业素质和医术水平,推动医疗心理学的有效普及和医学药学知识更新,进行专业的医患沟通和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提倡人文关怀,用医术加心术专业化地改进提升与化解比起冷漠的防范和推责更行之有效。当然,也要首先关怀到医护人员,用温暖感知温暖,传递温暖。即使看不好病,也应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和希望。

在生老病死面前,任何人都显得渺小,任何人都不想遭遇,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医学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患者,直到患者有尊严和温暖地踏上最后一程。任何一个白医天使,当年庄重的誓言不应遗忘。作为生命和健康的卫士,救死扶伤,挽救生命,改善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就医满意度,这些根本性职责履行到位,患者和家属只有感激和感谢,并不会为难谁。

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请交通局长体验出行,请医生朋友和医药卫生管理者做一天普通患者,体验一下患者的感受,更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改进,满足民众对于更加职业化、规范化、人性化、便捷化的现代医疗需求。

Tags:医患关系 新型医患关系 医生患者谁势弱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