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风云

GSK公布论文造假调查结果 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去职

2013-06-13 17:05 来源:中国网 点击:

核心提示:近日,《新语丝》网站爆料,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2010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涉嫌造假,当事人已经离开该公司,并正在接受调查。目前,与论文相关的人员,一人被革职、一人递交了辞职报告、另外三个人正处于行政离职状态,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

近日,《新语丝》网站爆料,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2010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涉嫌造假,当事人已经离开该公司,并正在接受调查。

当地时间6月10日,GSK官网公布调查结果,经调查组证实,“该论文某些数据确实存在不实之处。”

GSK决定根据《Nature Medicine》杂志的相关流程,将要求该论文的所有作者签署一份联合声明撤销这篇论文。目前,与论文相关的人员,一人被革职、一人递交了辞职报告、另外三个人正处于行政离职状态,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

GSK美国发言人 Melinda Stubbee表示,“臧敬五已经离职,第二位雇员也已经提交辞呈,另外三位被行政休假等待最后的审查”。她补充称,“文中休斯敦的贝勒医学院合作者Jian Hong无不良行为。”

此事源于5月31日,发表于新语丝上的一篇爆料贴。帖子的作者自称是“前GSK员工”,其举报称《Nature Medicine》2010年1月发表的一篇有关白介素-7受体拮抗剂治疗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疾病的论文涉嫌造假。

2010年,署名第一作者为刘学彬的研究论文《白细胞介素7(IL7)对TH17细胞的存活和扩增作用》在《自然医学》上发表,论文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7(IL7)对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和患者血液中TH17细胞的生存和扩增起关键作用,且阻断IL7受体能减轻实验性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和临床体征。

目前,IL7受体抗体已成为GSK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候选药物并进入临床试验,被臧敬五树为GSK中国研发中心的标杆。然而,爆料者指出此研究存在严重作假行为,用从健康人血样冒充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从而获得所谓的“阳性结果”。

GSK官网调查结果已确认“该论文某些数据缺失存在不实之处”,业内人士称,这或将动摇其新药的研究基础。

然而,当事人却对当前的调查结果持否认态度。

6月8日,GSK 中国研发中心神经免疫副总监刘学彬以论文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声明。他表明:“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出现了文字描述疏忽,但绝不存在数据造假,对被质疑的数据本人有信心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实验室重复试验结果,也欢迎有兴趣的同行参与检验。”

“实验确实是发生了不准确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最终的结论。”臧敬五接受采访时表示,整个实验并不存在所谓的蓄意造假行为,科学机理是明确的,这一点在美国也已经被其他的科学家所证实。

对于臧敬五涉嫌论文造假的指控,当事人直接否认。臧敬五称:“我必须说,我非常失望,因为我从没有参与数据的制作。作为通讯作者,我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但并非目前的指控”。刘学彬也在其声明中表示“臧敬五先生作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参与了该文框架设计讨论及论文的文字和文法修改,但没有参与数据分析及图表编辑。”

因在论文中出现的疏忽和错误给GSK以及相关同事造成了负面影响,刘学彬已经向GSK中国提交了辞职报告。

Tags:GSK 论文造假调查结果 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去职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