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每年最寒冷的时期,就是农历十二月的节气小寒与大寒。此时已进入严冬时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所谓“数九寒天”。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那么在“三九天”如何养生呢?
每年最寒冷的时期,就是农历十二月的节气小寒与大寒。此时已进入严冬时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所谓“数九寒天”。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那么在“三九天”如何养生呢?
“三九”养肾 先分阴阳
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要特别注意养生,这是由自然界的规律决定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谓冬藏,对于人类来讲就是要保养精气。因此,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冬季养肾。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的作用是滋补和润泽五脏六腑,因此肾阴虚的患者常有嗓子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浑身燥热等症状。肾阳主要是对脏腑起温暖和推动作用,因此肾阳虚的患者常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腰酸背疼、舌头胖大等症状。
针对肾阴虚、肾阳虚,进补有不同的侧重点。肾阴虚,适宜多吃海参、甲鱼、枸杞、银耳等滋阴的食物。肾阳虚者,则应多吃羊肉、牛肉、桂圆、鳝鱼、肉桂等具有温阳作用的食物或药物。
如果没有上述两类症状,冬季就不要乱补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五色中的黑色与五脏中的肾脏相对应,黑色食物能补肾养肾。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栗子、紫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的摄入。
冬令进补 需要对路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等益气药物,吃黄豆、山药、大枣等食物。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养生专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的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要害部位” 多加防护
保暖是健康过冬最重要的功课,保暖不等于多穿几层就行,而要分清身体上保暖的重点。
【保暖重点】头暖
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保暖重点】背暖
背部是容易被风寒侵袭的部位,如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因此需要加强背部保暖。
【保暖重点】脚暖
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很容易使人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使脚不受凉。
“三九”养生五大法则
防疾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需备好急救药品,避免身体受风寒。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
水量足
冬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尤其要饮好“两头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应各饮一大杯水,这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调精神
冬天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除保证充足睡眠外,还要有积极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空气好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房间往往空气流通不良。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入睡早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