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用“围脖”深呼吸
核心提示:陈静瑜,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肺移植学会会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普胸外科临床工作,近年来开始从事肺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人物名片<<<
陈静瑜,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肺移植学会会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普胸外科临床工作,近年来开始从事肺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院长印象<<<
“宅男”正能量
用微博控来形容陈静瑜一点都不夸张。
他的“围脖”就像本日记,娓娓诉说着这位忙里偷闲的“宅男”内心,字里行间一股正能量向外释放。更没想到的是,一个以传播肺移植常识、讲述肺移植故事的专业微博,能引起这么多“肺粉”关注。而静静地篆刻印章,则是陈静瑜从儿时起养成的一大好爱。据说师从篆刻、绘画大家吴昌硕弟子张寒月,业余治印逾千方,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灵巧之手、专注之神、宁静之心、睿智之眼。他说,自己没什么特别爱好,每每“飞的”出差或学习,他基本上都会去当地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他在微博中写道:“徐悲鸿大师画的两幅猫咪图的眼神,与俺家猫神似,悲鸿大师观察细致入微,艺术来源于生活!除了画马一绝,他画的猫也好,什么时候我不行医了,一定要以俺家猫为样,画个百猫图,这会儿在外地有点想它了。”女儿在国外,猫咪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它还是在陈静瑜面前随时随地摆出酷pose的模特。
“围脖”上,他透露了很多小秘密:他既要做很多手术,经常累到“老腰”酸胀,也含辛茹苦教学,多年后依然保存着自己学生时代的手写医学笔记;他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遇到知音时,第一次见面也一见如故;他反对所在科室所有人员吸烟,并对吸烟的医务工作者嗤之以鼻,我们相信,读者、微博网友看了他展示的“重口味”的脏肺,一定没人敢吸烟了;他交友甚广,也对年轻人的付出常记在心,哪怕只是小护士亲手编织的挂坠,也将其在微博上展示……
很难想象,这就是中国肺移植领域学科带头人内心世界的一角。他说,工作要有追求,生活要有乐趣。女儿在国外,每周和女儿视频是其工作之余最开心的时候。同样,看到术后病人恢复健康后的笑容,陈静瑜一样欣慰。
《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一书写道:“工程师可以发现问题,艺术家可以给患者微笑与拥抱。作为一个医院管理者,其实就是艺术家和工程师。艺术家应当更加具有想象力,工程师应该更加具有操作的执行力。”陈静瑜用艺术家的感染力为身边人带来快乐,而身为副院长,他透过工程师犀利的眼神,聚焦肺移植学科巅峰。
在国外,他见到一位加拿大患者自己带着氧气罐开车到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对见惯了患者由救护车送来手术的陈静瑜而言,这个画面清晰定格在他脑海中。他立志要改变中国肺移植的困局:“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把很复杂、风险大的肺移植手术在微博上现场直播。我要告诉全社会,尤其是肺部有疾病的患者,做肺移植手术已是常规手术。让每一位呼吸衰竭的患者再次轻松呼吸。”(马飞)
对话<<<
肺移植向前
记者:您带队把红旗插在了国内胸外科临床的巅峰,能谈谈普胸外科的发展趋势吗?
陈静瑜:肺移植是器官移植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项目。自20世纪70年代辛育龄教授开展中国首例肺移植后,中国的肺移植工作一直徘徊不前。至1998年,全国肺移植开展不足20例且只有2例长期成活。2002年,作为无锡市卫生系统的培养对象,我被派往国际肺移植技术的顶尖学府加拿大多伦多总院学习,次年回国,在开展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终于在当年9月28日成功实施了无锡首例肺移植。当时我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技术团队,为一名“肺气肿、毁损肺、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单肺移植手术,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全国首例肺移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例。而在当时,中国临床肺移植已沉寂5年。我在无锡人民医院一直研究这个项目,截至今年9月底,我院已成功开展肺移植160多例,占全国同类手术的1/2以上。其中,单肺移植101例,双肺移植60例。目前外科总体来说有两方面发展:一是越做越细,越做越小,微创外科;另一个就是越做越大,往移植方向走,普胸外科中胸腔镜技术及肺移植技术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记者:您的肺移植项目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科技二等奖,贵院获得国内外同行尊重的主要原因为何?
陈静瑜: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进行的肺移植数量并不多,但获得了同行的尊重,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精英团队,并专门从胸外科独立出来成立了全国首个肺移植科室,整个医院资源协同配合。另外就是手术量,现在全国能做10例以上的很少,其他大医院最多做三五例,没有像我们这样作为常规手术在做。2010年6月,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数据中心工作会议确定了卫生部心、肺、肝、肾四大器官移植数据统计中心,当时无锡市人民医院,与解放军309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和香港玛利亚医院等国内3家顶级医院榜上有名。
记者:目前贵院技术攻坚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陈静瑜:当前制约心肺移植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供体短缺、受体死亡率高、术后早期肺移植物失功、慢性排斥等导致长期生存率低,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肺移植研究的重点。此外,今后脑死亡捐赠供体逐渐增加,也将为我国肺移植发展带来新挑战。脑死亡患者大多经过气管插管、多种药物使用等抢救措施,供体的肺脏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受到损伤的肺脏是否还适合肺移植、能否修复,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下一步相关方将结合国情尽快制定供肺评估标准。国内仅肺气肿病人就有几千万,需要换肺的病人也很多,我们要努力学习研究供肺修复技术,以增加肺源。
记者:在您带领下,已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您如何规划和统筹院内资源?
陈静瑜:从政策层面来说,“管办分离”试点加速了无锡市高端人才培养的进程,我当时出去学习也是无锡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之一。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非常重要。2002年我的首例手术引起了本院对肺移植的高度关注,觉得这个项目有很大发展,于是给了比较好的环境,包括各学科、科室甚至是后勤等全院资源来配合。我在肺移植科做了一张非常清晰的患者治疗手术流程图,流程图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有明确分工和职责,像一部高效运转的发动机,确保每一台肺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目前核心团队大概有四五十人,包括术前病人来了怎么维护、手术需要的供体获取、手术麻醉及术后管理的团队。现在最缺术后管理团队,包括ICU医生护理。作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积极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肺移植团队,这是我长期致力的重要工作。
不接轨就无发展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国内肺移植学科领域与国外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陈静瑜:肺移植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以前是使用死刑犯的器官,现在供体少是一大瓶颈。我觉得中国与国际上的区别主要在于不接轨。怎样接轨?要和国际上的肺移植先进理念和技术多沟通、多交流。国际上对我们的肺移植还是很排斥的,原因是从人道角度讲,中国的肺移植供体来源还不被认可。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打算在今年的全球心肺移植学会年会期刊、国际心肺杂志上发表,遭到婉拒,后来我给大会主席写信,提到中国的肺移植跟国际上一样,现在也开始成功利用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捐献供肺了,后来大会主席对文章非常感兴趣,也支持我写脑死亡、心脏死亡的供肺在中国内地肺移植的运用,并在大会会刊首页对文章做了简介,这说明国际上对中国的肺移植还很不了解。
此外,观念也很重要。有部分人害怕做肺移植,觉得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技术,风险大,除非病人依赖呼吸机都奄奄一息了,才求助肺移植,这样手术就增加了难度,风险更大,死亡率更高。有这么个说法,国外肺移植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为了救命,这就是理解的差异性。我国大部分肺移植手术近似于急诊救命手术,影响整体成功率。因此,我常邀请外院呼吸科的医生来观摩肺移植手术,让他们知道肺移植就是一常规手术。目前我国每年肝移植总数为1500例,肾移植3000例左右,肺移植仅利用了其中大约2%的供肺资源,而肺移植的潜在患者据估算应为1万~2万人次。因此,我国肺移植发展滞后的最大原因不在于肺源短缺和技术,而在于对肺移植认识不够。
以前我也不注重宣传,现在开微博就是想从专业视角向大众做科普教育,甚至在微博上直播肺移植手术。比如北京女孩欢欢(化名),我是第一个给她做直播手术的,本来刚开始也不想直播,也有一些压力,但后来想想还是决定播了。当然,患者看到我直播,自己心里也踏实多了,因为直播肯定就会更加谨慎。我的想法就是,让大家看到肺移植手术是成熟的。
记者:贵院是国内肺移植的标杆医院,但您也坦言,基础研究是目前贵院同样面临的短板,你们如何应对?
陈静瑜:确实,目前肺移植方面在国内本身就做得比较少,不像肝肾移植很普遍,医院没有兴趣搞基础研究,这是国内相对最欠缺的地方。比如我们中心的学术环境及地理环境,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基础研究中心,所以我们倒过来走,先把临床做好了,回过头再把基础研究做起来。现在我们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厅肺移植重点实验室称号,也建立了大动物及小动物实验室。这个基础研究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在做,由核心团队带着建立猪和老鼠等动物的模型,一切规范化、程序化,通过传帮带,将基础研究引向深入。
为此,有几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心脏、脑死亡的供肺,扩大供体来源,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基础研究;二是损伤的肺进行体外灌注修复,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中国还没有开展起来。本月24日,我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全国心肺移植高级研讨会将在无锡召开,我特意邀请了国际著名心肺移植专家、多伦多总医院Shaf Keshavjee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希望围绕心肺移植临床、护理及基础方面的学科进展,包括移植感染、移植免疫、人工心肺技术、移植护理与胸外微创技术等临床与基础医学的新进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记者:前不久,卫生部通知将实行移植器官全国统一分配制度,这对我国器官移植的未来有何影响?
陈静瑜: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是未来中国器官移植工作的方向,也是国家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去年,我们的肺移植团队率先开展了“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肺移植,到目前为止,已开展DCD肺移植4例,其中双肺2例,单肺2例,均获成功。我们不仅在无锡地区开展肺移植,10年来,还先后赴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9个省(市)的20多家三甲医院帮助开展肺移植。但在此过程中,即便是在相当有限的供体资源里,仍有相当数量被浪费。鼓励老百姓捐献器官,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分配,杜绝私下交易、权利交易,这也是跟国际接轨的非常明智的一大步。以前出现过这样的案例,比如肝等器官用过后,肺还没有找到受体,最后浪费了。全国统一分配,就会保证每一例供体器官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国家移植中心合理分配,消除主观和人为因素的干预。分配原则是根据供患双方的血型、年龄、组织配型是否吻合,还要看患者病情需要的紧迫程度。总之,这是非常好的政策。
记者:您平时兼顾教学任务,您觉得现代医学教学是否有需要对接的地方?
陈静瑜:这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学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应尽可能广地接触知识,勤于学习,有奉献精神。教学与临床间,我觉得学校的教育比较呆板,要尽可能地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模式。研究心肺移植要有非常活的思维来启发学生。再就是灵活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问题,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现在医学的融合是非常多的,比如外科医生就需要是一个内科基础非常好的医生,这样你才是称职的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如果没有一点外科基础也不行,相互融合非常多,这样的模式对病人也最有利。
医院改革这样看
记者:2001年起,无锡开始试行托管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您如何看如今的公立医院改革?
陈静瑜:2001年起在市属9家医院试行托管制,无锡的探索走在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沿。记得2007年我参加全国“两会”时,国家领导人就讲到医改八字方针,可现在回过头来看,各地的公立医院改革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2005年9月,无锡市将卫生局一分为二,医管中心代表政府对9家市属医院、1所卫生学校等10余家单位行使出资人的职责,即承担起政府办医院的职能。市卫生局则腾出精力主抓全市卫生发展规划和公共卫生,对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充当“管医院”的角色。
按照这种“管办分离”的制度设计,市属医院的人、财、物决定权归医管中心,医管中心对市属医院资产拥有保值增效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系统内的资源调配也是改革的题中之义。人民医院是无锡最大的三甲医院,国家投入了大约20个亿的资金用来做软硬件改造,我们的目标是5年内成为省内先进的医院,然后成为全国知名医院。“管办分离”的制度设计有利于重点人才、技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以及与社区开展合作等重大事项。
记者:您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陈静瑜:从无锡看,我觉得现在无锡的模式有一个紧迫的工作是要把大医院的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连接起来,因为医管中心就只管市级试点大医院,社区则是无锡卫生局在管,分两个口再管,很多地方容易脱节。现在我们和国外是相反的,国外是病人先到社区,不行了才转到医院,而中国的医院门诊看的是社区的病,大医院和社区得实行一体化管理。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实现大医院和社区的对接,需要政府来进行改革。“管办分开”制度设计下,医管中心管理医院协同发展,避免了本市医院的恶性竞争,医疗资源整合有利于发展重点学科,这是无锡模式最有成就的地方,在这样的模式下,肺移植等重点学科才建设发展起来。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从您的微博看出,您是乐于分享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做学术的必要条件。而无论是刻章还是养猫,都看得出您在工作之余很会调节心情,现在医务工作者的压力太大了,能分享一下释压经吗?
陈静瑜:也没特别的,但建议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运动也是很重要的,打乒乓球、羽毛球、跑步,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
医院新规:查医药代表 挂钩产品
大医院严查医械代表再升级!私下接触医务人员,直接停止采购公司代理产品。...
-
编外人员被收保证金?医院取消编制大势所趋
看到一家县级医院向编外人员收取5000元工作保证金,限时不交清者,医院不再使用,老徐认为:编制制度或早已不适应医院发展需要了。...
-
三甲医院:8个药询价 要求至少稳定供货半年
三甲医院:供货不稳定,踢出一年。...
-
5省497名执业药师挂证被查实
今年“3•15”后,执业药师“挂证”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按照国家药监局要求,自2019年5月1日起,各省级局组织对行政区域内的药品零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
-
又一大药陷入致癌风波 多家外企全球召回产品!
一些雷尼替丁药物又被查实含有NDMA杂质,目前山德士、葛兰素史克、印度瑞迪博士药厂均已停止雷尼替丁的供应并召回!...
-
大洗牌!国务院检查组,进入医疗器械企业了
国家严惩在医疗器械购买、销售、纳税...等多个环节的违规情况。...
-
4+7全国扩围,中标结果流出
大跌眼镜!4+7全国扩围结果出炉,有外企低价入围,部分原中选药企落标,多个品种再次刷新底价!...
-
国务院发文:医械行业,筛选重点企业监管
当监管方式越来越科学,不合规或打擦边球的械企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
报告显示:多数医生不再愿意接待医药代表
报告显示,医生不再愿意接待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的必要性在降低。...
-
750家医药企业,最新离职率公布
2019年1月到6月的市场薪酬数据白名单公布,其中医药行业的行业增长和薪酬增长都维持稳定的高位;此外,报告采集了750家医药公司的数据,医药人的平均离职率仅为5.91%,为所有行业中最低的。...
-
63个药,底价曝光(附名单)
(9月6日),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发布《关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拟备案采购产品最低外省及拟挂网价格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医药业平均月薪公布 仍是最好的就业去向之一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医药行业平均月薪为1.03万,同比涨幅较大,为11.75%,仅次于公用事业等行业,排名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