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秋末冬初,气温逐渐变冷,感冒发烧的小孩也明显增多。大多数患儿都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且多伴有发热。其实,发热并非坏事,如病因未明确诊断,就盲目使用退烧药,不但不能消除病因,反而会破坏机体的防御功能,掩盖疾病的主要症状,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贻误病情。
秋末冬初,气温逐渐变冷,感冒发烧的小孩也明显增多。大多数患儿都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且多伴有发热。其实,发热并非坏事,如病因未明确诊断,就盲目使用退烧药,不但不能消除病因,反而会破坏机体的防御功能,掩盖疾病的主要症状,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贻误病情。那么,小儿发热,应如何正确处理呢?
弄清病因是关键
只要小孩一发烧,很多家长心里都会很着急,便赶紧喂小孩吃退烧药,当体温不降反升的时候,又会立即换其他退烧药来用,这些应急措施都是错误的。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人体会“动员”全身组织、细胞与病邪作斗争,在体温升高的同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凡此种种都有利于杀灭病邪。
许多其他疾病的最初症状也是发高热,如乙脑、脑膜炎、伤寒、肺炎、麻疹、疟疾和中毒性菌痢等,故使用退热药前应先找出发热的病因,以免耽误治疗。
勿过度退热
感冒通常都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退热药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不能有效治愈疾病。因此,只有当体温超过39℃以上,或因高热发生昏迷、抽风等症状,或病人发热虽不甚高,但有头痛、失眠、精神兴奋等症状,而妨碍病人休息或影响治疗时,方可使用退热药。
用药越早等于增加了用药疗程,导致用药量增加,只会增加毒副作用,诱发多种药源性疾病。即使小儿高热,必须使用退热药来退热时,也必须有一定“保留”,即不要立即把体温降到正常范围,退热过度,以免造成虚脱,甚至休克。
体温在39℃以下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如冰袋法、温水浴、松开包被等,但必须有家长严密的监护。婴幼儿还可选用婴儿退热栓剂塞肛门,经肛门静脉吸收,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退热迅速、方便、安全。
超过三天不再服
一般退热药的说明书都有规定:自行用药3天内,如热度不退、症状不缓解,应立即去医院就诊,绝不能再用退热药。否则,不但导致超量用药,毒副作用增加,而且会贻误病情。
另外,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一是体内有足够水分,有利于退热;二是防止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三是有利于发热时体内毒素的排泄。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