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秋冻”的意思是说,虽然到了秋凉时节,但也不必忙于添加衣服。即使是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做到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良方。
“秋冻”的意思是说,虽然到了秋凉时节,但也不必忙于添加衣服。即使是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做到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良方。但是秋冻要怎样“冻”才养生呢?
穿衣,凉而不寒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医学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刚入秋时,一般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很好地适应,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力随之下降。真正入冬后,就很难适应寒冷,所以适当“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增加抵抗力。但是很多人误以为秋冻就是让自己的身体感到寒冷,天气变冷时还穿着短衣、短裤,把秋冻防病变成了秋冻生病。无论是天气骤然变冷,还是逐渐转凉,适当添加衣服也是必要的。秋季穿衣要以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当早晚气温为10℃时我们应该结束秋冻,及时增添衣物,以保暖为先。
冻,要“悠着点” 对“秋冻”是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身体的有些部位也要适当地“捂”,特别是腿脚、膝关节、肚脐等易受寒部位是不能冻的。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有意识地“冻一冻”是有益于健康,但秋冻并不是人人都能冻。
老人、小孩,抵抗能力较弱,自身调节能力差,遇冷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所以,小孩、老人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 此外,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者不宜秋冻,避免因受寒冷空气的刺激后使病情加重。
要冻也要“补” 秋冬换季时许多人因不适应天气变化而出现各种病症,或引发旧疾。因此,要在秋天做好保健工作,以健康的身体抵抗寒冷的冬天,除了“秋冻”保健外,还需给身体补充必要的营养。调养得好可以为冬季打下健康的基础,调养得不好不但容易形成“多事之秋”,诱发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在寒冷的冬天更会发生“突发事件”。
优质的蛋白质能帮助人体保持精神充沛、精力旺盛;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可以帮助增强抵抗力,秋冬季节少感冒;秋天还是喝蜂蜜、蜂王浆的好时节,有很好的滋养润燥作用。
秋季是进补的黄金季节,此时“食补”最佳,补出好身体,再冷的天气也不怕。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等食物都能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秋天的早餐推荐喝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一般适合秋天喝的粥有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鲜生地汁粥(凉血润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山药粥(健脾固肠)。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