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用药

辨清秋燥用对药

2012-09-19 10:40 来源:21世纪药店 作者:朱本浩 点击:

核心提示: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伤及。中医认为,“主气,司呼吸”的肺与大气直接相通,是最容易被燥邪侵犯的脏器,燥邪一旦经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失于濡润,影响其正常功能,咳嗽、咯痰等情况就会出现。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伤及。中医认为,“主气,司呼吸”的肺与大气直接相通,是最容易被燥邪侵犯的脏器,燥邪一旦经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失于濡润,影响其正常功能,咳嗽、咯痰等情况就会出现。尤以秋分前后,人体最易感受燥邪。常见的燥邪大致分为温燥、肺燥、肠燥和凉燥四种,对秋燥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用药。

温燥,多见于初秋

燥邪伤及肺卫时,会出现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要注意,燥邪伤肺有温、凉之别。一般来说,初秋时气温还没有明显下降,此时多表现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咯出,甚至痰中带血,舌干苔黄等“温燥”症状。这时可选用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蜜炼川贝枇杷膏、川贝雪梨糖浆或二母宁嗽丸。

肺燥,自制五汁饮

燥邪入侵,鼻咽常是最先受累的地方,因此当出现鼻燥咽干、咽喉痒痛时,就需及时应对。此时不妨自制五汁饮缓解燃眉之急。五汁饮即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调匀凉服或温服。梨汁清肺、荸荠汁清热化痰、鲜芦根汁清胃、麦冬汁润肺生津、藕汁清热止渴,五汁合用能生津润燥止渴。但要注意,五汁饮甘寒,不宜多饮,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温服。

肠燥,润肠通便为主

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肺关系密切,燥邪耗伤津液、损伤肺阴,会进一步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表现为“肠燥便秘”。大便秘结伴有小便黄、少时,可选用能润肠通便的麻仁润肠丸;伴有胸腹胀满、食欲不振者,还可以选用有润肠通便兼健胃消食作用的麻仁滋脾丸等。

凉燥,好发于深秋

到了深秋,燥而偏寒的“凉燥”则更为常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喉痒咳嗽、口干、微渴,以及舌白而干。此时可用润肺止咳的杏苏止咳颗粒。

此外,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来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C是维持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正常结构的重要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缺乏或摄入不足时,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秋季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C片剂,或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茴香、胡萝卜和甘蓝等。

或者用中指指腹按揉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椎骨下方)、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横纹外端,再向外移1.5寸处)和风门穴(大椎穴向下移两个骨节,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处) 2~3分钟,通过穴位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燥邪入侵,提高免疫力。 

Tags:秋燥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