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社区新农合

请给医保机构“买单人”权力

2012-09-15 09:31 来源:医药经济报 点击:

核心提示: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江苏省物价局准备出台新规,将根据廉价药、短缺药品的生产、供应、临床使用等情况,制定《廉价短缺药品目录》,目录内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笔者认为,江苏省物价局的想法也许是好的,而提供信息是可以的,而定价却没这个必要了。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江苏省物价局准备出台新规,将根据廉价药、短缺药品的生产、供应、临床使用等情况,制定《廉价短缺药品目录》,目录内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笔者认为,江苏省物价局的想法也许是好的,而提供信息是可以的,而定价却没这个必要了。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供需双方的博弈会自然而然地将价格引向出清价,高于这个价格,供方的供应量就会大于需方的需求量,出现库存积压,迫使供方调低价格;同时,低于这个价格,供方的供应量就会小于需方的需求量,出现短缺,迫使需方提高价格。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积压或是短缺都只可能是暂时的。而现在,某些药品的短缺之所以会长期化,原因就在于价格管制,缺乏必要的价格弹性,尽管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没法涨上去。从这个角度讲,正是价格管制导致了短缺,而不是因为管制不足。所以,在这里,笔者想说,前段时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中国医院论坛上指出的,医改核心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确实讲到了问题的实质上,毕竟没有哪一家医院、哪一家企业可以不考虑盈利而生存。

当然,现实的市场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充分竞争的条件,很多情况下,如信息不足,买家有需求,一盒药100块钱他也要买,而卖家有供应能力,50块钱就肯卖,但如果缺乏信息,买卖也不会发生,双方就都不会获利。江苏省物价局想到制订一个动态的《廉价短缺药品目录》,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有关部门制订这个目录如果完全是为了做好事,那如何能够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下去,笔者持怀疑态度。笔者宁愿做个小人,相信无利不起早这句话。可如何才能让自利行为促进合理用药,防止药品短缺呢?

笔者认为,没有几个患者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弄清楚医生的处方是否合理,药品质量如何?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患者在其整个“消费”过程中往往处于“一抹黑”的状态,只能听凭供方的“宰割”,“8毛钱”事件就是其中一例,患儿的父亲本身就是医生,可离开本专业,都会产生误会。这也正是药厂之所以会经常选择医生利益而不是患者利益的主要原因,就连医疗制度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也会出现药厂通过向医生送礼促进药品销售的问题。而我们之所以较之更加普遍,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有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它们的医疗保险机构享有真正的“买单人”权力,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帮助投保人监督医生的行为,而我们的基础医疗保险组织从属于政府机构,既没有自身利益可追求,也不具备“买单人”权力。为此,笔者建议政府强制全体国民参保,让他们自由选择医疗保险机构,并放弃药品招标、定价等权力,则医疗保险机构从自身利益考虑,肯定会努力促进合理医疗,最大可能地提高包括药品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的性价比。因为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在最大可能地降低包括药品成本在内的医疗成本的同时,尽量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保,赚到更多的钱。如此,则将是整个医疗绩效的大幅度提高,而不仅仅是一个合理用药问题的解决,更不是一个药价和药品短缺问题的解决。

最近的一则《长春通过医保议价谈判破解“看病贵”》新闻很能说明问题。过去长春市医保基金支出量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但群众的满意度却不断下降,个人自付比例逐年加大,“看病贵”的问题愈加突出。去年长春市医保局通过议价谈判,与10家医院达成协议,由医保基金每人月付3500元,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低自付救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由3万多元降到几百元,几近免费。这就证明了医疗保险组织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他们能够做到很多事情。这里,我们之所以只看到他们在降费方面发挥的作用,实际上跟我们目前的关注点有关。相信,如果我们将关注点改为适当医疗、合理用药,那么他们也一定能做到。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供需双方的博弈会自然而然地将价格引向出清价,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积压或是短缺都只可能是暂时的。 

Tags:医保机构 药品目录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