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口碑:从放纵走向管理

2012-09-07 09:50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贾昌荣 点击:

核心提示: 消费者用药最关心两大要素,即产品疗效和用药安全性,这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周期、治疗成本、治疗便利性等因素。医药产品属于高介入度商品,消费者购买非常慎重并且需要大量的购买前沟通,除非消费者得到权威或其他值得信赖者推荐,或者已经获得长期用药体验,以及具有丰富的用药常识。

  消费者用药最关心两大要素,即产品疗效和用药安全性,这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周期、治疗成本、治疗便利性等因素。医药产品属于高介入度商品,消费者购买非常慎重并且需要大量的购买前沟通,除非消费者得到权威或其他值得信赖者推荐,或者已经获得长期用药体验,以及具有丰富的用药常识。其实,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在过去,虽然医药厂商非常重视并强调消费者口碑,但对于口碑的形成与传播却始终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自然传播状态。长期以来,药企往往按照传统营销理论对待口碑营销:由企业及潜在消费者以外的第三方(尤其老消费者、媒体等)通过明示或暗示的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企业、品牌、产品及服务信息,从而使潜在消费者获得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而影响潜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互动营销传播策略。换言之,口碑主要来源于有购买经验与消费体验的消费者,同时这些消费者成为口碑传播的源头。

现在看来,上述对口碑的定义已经不合时宜。理由有三:

其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如今,除现实消费者外,医药厂商、专家、代言人、新闻媒体等都可以成为口碑传播主体,甚至潜在消费者也拥有了“发言权”。或者以好传好,或者以讹传讹,即潜在消费者的口碑来自于主观判断或者道听途说,如来自品牌社区、客户论坛等等。

其二,传播方式多元化。由单纯的关系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到如今口耳传播、网络传播(论坛、社区、微博、博客、短信、微信、飞信、E-mail等)多元传播方式,口碑的传播速度与效率剧增。

其三,传播管理困难化。网络社会化以及媒体个人化直接导致口碑具有了病毒效应。尤其负口碑,就如威胁人类生命的病毒一样,既不好控制,又不好消灭,并且繁衍很迅速,有时真似洪水猛兽,既为药企带来了品牌速成的机会,也为其口碑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传统口碑营销的精髓是“用别人的嘴来塑自己的品牌”。其实,别人的“嘴”是靠不住的,更何况口碑有正口碑与负口碑之分。因此,医药厂商必须打破传统口碑营销理论的桎梏,积极参与到口碑营销中,积极进行口碑引导,即“用自己的嘴带动别人的嘴”,采取恰当的策略堵住那些胡言乱语者的嘴,让他们无法发声或失语。

还有一个关键是负面口碑控制。负面口碑不仅仅来自消费者,还可能来自媒体的误解、反消费主义者、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等等。不过,消费者依旧是负面信息的核心载体,尤其是那些不满意的消费者,更容易成为“牢骚大王”,四处散播抱怨,进行心理发泄与报复。

所以,医药厂商要想有效控制负面效应的口碑传播,就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消费者对产品或者服务的不满,把负口碑消灭于萌芽状态。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信息沟通渠道,如电话、网站、博客、微博、社区、论坛等等,这是企业控制口碑负面效应传播的源头所在。 

Tags:医药厂商 医药产品 传统营销 口碑营销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