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职场 > 求职攻略

面试结束后,六大做法非常关键

2012-08-29 12:03 来源:中国人才热线 点击:

核心提示:当你礼貌地与面试官告辞,走出考场以后,面试终于结束了,你长嘘一口气。但是,由于面试官们还未最后做录用决策,没有发出试用通知书或辞谢通知书,所以说面试招聘的全部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因此,你今后几天的行为仍然可能影响面试的结果。

当你礼貌地与面试官告辞,走出考场以后,面试终于结束了,你长嘘一口气。但是,由于面试官们还未最后做录用决策,没有发出试用通知书或辞谢通知书,所以说面试招聘的全部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因此,你今后几天的行为仍然可能影响面试的结果。

许多求职者只留意应聘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其实,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求职过程就已终结,如果袖手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那将是开花不结果。因为面试结束后,多工作要做,而且非做不可。面试不要虎头蛇尾,面试后的做法很关键。

一、 用书信感谢使面试 “锦上添花”

面试并非局限于考场最后,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假如你有了出色的面试表现,别忘了应聘归来之后给面试官写一封感谢信表示谢意,最好在面试后的 24小时内发出。招聘者的记忆是短暂的,感谢信是你最后机会,它能使你显得与众不同,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这不仅是礼貌之举,也会使主考官司在作决 定之时对你有印象。据调查, 十个求职者往往有九个人不回感谢信,你如果没有忽略这个环节,则显得“鹤立鸡群”,格外突出,说不定会使对方改变初衷。礼多人不怪,在招聘单位难以取舍之 际,这封信可能会产生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使面试官在其公司出现另一个职位空缺时心里想着你,创造出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如果你没写,而其他所有求职者都 写了,那么你就属于不懂事那种独特了,后果可想而知。

感谢信要简洁,最好不超过一页。信纸的质地要好,字迹要清楚,布局要美观,语言要 简洁明了,要融入较多的个人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尽量做到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开头应提及你的姓名及简单情况。然后提及面试时间,并对招聘人 员表示感谢。中间部分要重申你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重申希望在该公司工作的原因和热忱,以及你能够胜任。对公司文化表示喜爱是感谢信的关键词,不光强 调你的技术水平,还要强调你的工作方式和该公司是很相融的,以及你面试中的感受和收获。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上, 大学生不宜强调自我,要表现出自己愿意作改变,增加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事实内容,尽量修正你可能留给招聘人员的不良印象。结尾可以表示你对自己的素质能符 合公司要求的信心,主动提供更多的材料,或表示能有机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你的一封情真意切、文辞优美的谢函也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助你踏上成功 之路。

二、 礼貌的查询结果

面试结束后,每个人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被列在被录取的名单中,急切的心情不亚于等高考通知书。一般情况下,面试结束后,招聘人员约需三五天来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门汇总,确定录用人选。面试过后一个星期没有回复是很正常的。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待面试结果的反馈信息,掌握好询问时间,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如面试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仍未收到通知,你可写信、发Email或打电话询问面试结果。一是提醒一下招聘方,表示自己对这个公司很感兴趣; 二是在面试官难以作出判断时,你的信件可能为自己增加入选的机会。即使未被录用,最好能与主考官保持联系,这也是建立职业关系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可 能在今后你仍有机会进入你所心仪的单位。

电话要简短,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一是打电话可能干扰别人的工作;二是如果招聘方感觉不便回答可能陷于尴尬;三是会显得自己太着急。

三、 作好二面或三面的准备

面试之后,回到家里,应该仔细记录整个面试经过,每个面试提问,每个细节,都要记载在面试记录手册里,对自己的面试情况做一个评估。面试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上一次面试中分析各种因素,学到经验,下次面试会更加出色。你已经完成一次面试,但这只是完成一个阶段。如果你向几家公司求职,则必须收拾心情,全身心投入应付第二家的面试,因为,未有聘书之前,仍未算成功,你不应放弃其他机会。

第一次面试后,如果你对这家公司还感兴趣,并且自己也有蛮大的把握进入第二轮面试,那么就应该积极为第二轮面试做准备:对公司整体框架、经营状况及职责 范围、能力要求的了解。一般来说第一轮面试招聘方看的是整体素质,包括形象、教育背景、沟通能力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等等。因此如果觉得自己发挥不好,可以在 给招聘公司的感谢信中提一提,说明一下自己发挥不好的原因,是生病了还是受了别的什么干扰。但不必特意大书特书,这样反而加深了别人对你面试发挥不佳的印 象。

四、 求职失败莫气馁

应聘中不可能个个都是成功者,万一你在竞争中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你能得到面试机会,说明你的求职信、简历起了作用,这是好的兆头和开端。这一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就业机会不只一个,“胜不骄、败不馁”。关键最重要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坐下来查找、反思为什么会失败,怎样修正应聘中的错误和失误,并针对这些不足重新做准备,为下次成功打好基础,准备迎接新一轮的考验,谋求“东山再起”。 

自己主要做四件事

1. 找出自己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拿出改进措施

2. 分析客观原因是什么,思考下步对策;

3. 经常与面试官联系,寻找新的机遇;

4. 全方位准备,准备再次冲刺的计划,迎接新一轮挑战的方案。

五、 调整心态,平常对待

由于竞争激烈,面试本身的效度、信度以及其他一些不可知因素,面试的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此,每个应试者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不是感觉自己非常 称职,面试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就一定能够被录用。你既要充满信心和希望地积极等待面试结果的反馈,又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 良好的个人修养在平时更能得到真实的体现,是个终身都要注意的问题,不要因环境的改变而大起大落,适当保持一下绅士风度。不论从个人修养、长远发展还是单纯从争取录用机会的角度来看,在面试后的几天内,应试者都仍需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文雅的言谈举止,怡人的精神风貌,由 于日常生活行为不检点而意外被考官在考场外察觉,而被取消录取资格的例子屡见不鲜。面试失败后,不以胜败论英雄,多找自己的主观原因,才能以利再战。调整 心态、平常对待,不要将怨气发泄给公司,甚至出现不好的行为。

对于性格不开朗的同学,面试后如果长时间不能走出角色,那就试试情绪转移的方法,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找一些朋友家人倾诉一下自己的担忧也是个好方法。

六、 入职以前必须查明一切

一般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你将收到一份辞谢通知书。这时,你也可以礼貌的回一封信,表示对贵公司感谢:给了自己一次面试机会,使自己学到许多东西,以后要 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将来有幸加盟贵公司。这个公司肯定把你当作他们没有录取的遗憾,过一段有了位置,他们会自然想起你,再次给你机会。

如果你幸运的被录取,你将接到一份试用通知书,接到试用通知书之后,要做以下几件事:

1. 对公司进一步了解

要了解某家公司,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找该公司的雇员谈谈,罗切斯特大学电机工程学及光学博士班学生肯登·格林毕业前去求职,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会去找 一篇在我感兴趣的那家公司工作的某同行所写的论文,然后打电话给他要求跟他谈谈,向他查询我是否达到受雇条件,并且讨论公司的需求。我这样做了之后,结果 通常是:我获邀请去面试,要不然就是总算知道这家公司并不适合我。” 你一旦知道了自己已获录用,就应该去研究是否要更改聘用条件以助你达成目标,也应到该公司去彻底参观一次。去参观你将要加入的那个部门,要求和那个部门的 人见面,看看有哪些资源归你支配,再次慎重考虑公司是否是你的最佳选择。如果你是那种拿不定主意的人,可以用两天时间考虑清楚,看清自己要求,前途,公司 的声望和文化等等。一般来讲如果你推掉这份工作,或者犹豫太久的话,公司是不会再重新打开大门,除非你能提出非常好的理由来说服他们。 

2. 公司录取的条件你是否满意

要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你面试的公司是象IBM,联想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一般都有很严格的薪资管理制度,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薪资标准,一般不会 因为某个人而改变。对这种情况,你可以说:“我相信公司的薪酬制度会给我一个合理的报酬”。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会问一个你的期望值,那么你可以在面 试前搜集相关的资料,看看你申请的职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多少,然后报出一个价格。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到相关的网站上。

但大部分情况下 是,我们面试的公司都是那些中型或小型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虽然也有一个薪酬制度,但如果你能证明你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些公司一般也会给予你更高 的薪水。关键的问题是你要证明你值你说的哪个价值。只要你提出要求的时候有技巧,所提要求也合理,公司是会考虑的。

总之,好的薪水是要 靠实力得到的,但多调查和注意这方面的咨讯,使自己在面试前做到对这个职位的大致薪水有个了解,就会使你不至于提太高或太低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失去到手 的工作。还有,谈薪水关键在于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实力,如果公司很认同你的势力,那么如果你要的薪水不是高的太离谱,大部分时候都会成功。

3. 接受之后做法

如果你拿定主意,决定去某个公司,你可先打个电话,一方面表示感谢,一方面更详细的询问相关事宜,然后,作好报到的相关准备,充满信心地等着去迈开你前进的脚步吧!

Tags:面试 求职 招聘

责任编辑:中国医药网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