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药企营销“分久必合”难解利益之争

2012-06-14 09:40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马鑫良 点击: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医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产品政策也有相应变化,销售人员要根据不同政策、不同产品与不同客户签订协议而疲于应对。因此,M药企开始着手营销变革,举措类似于打天下的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M药企产品众多,一直采取“一揽子工程”,即由一个部门统一操作。多年来,营销部门实行地区承包制,设立办事处,大区经理负责销售业务,统管新药、普药和终端产品。近年来,随着医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产品政策也有相应变化,销售人员要根据不同政策、不同产品与不同客户签订协议而疲于应对。因此,M药企开始着手营销变革,举措类似于打天下的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分槽养马”能否养出好马

4年前,M药企将营销部门一分为三,成立单独的营销公司,即新药公司、普药公司和终端公司,独立从事营销工作,并建立相应的服务部门,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过一番折腾,几个月后,几个部门陆续独立出来,用M药企高层的话说这叫“分槽养马”,进而可以“赛马”,通过内部竞争,看哪个部门能够在年终拿出让总公司满意的答卷。 

“分槽养马”政策得到了多数销售人员的认同,在他们看来,专注于某类产品更能带动积极性,不用费心、费神地奔波于市场的各个“犄角旮旯”。比如普药主要和商业公司打交道,新药要寻找好代理,终端市场需要招聘销售人员,专注更有利于可持续性营销。

然而,此次变革更像一场人事变动。先前一个营销部门有1个总经理、4个副经理,调整后,多出2个副经理因不能“从正”又不甘心“为副”,调任其他部门。M药企董事长鼓励大家:“我们为大家铺好路,你开什么车不重要,我们看的是谁先到终点。”

随着理论政策的落实,M药企在前两年确实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各部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但费用也直线上升。各部门的营销经理开始不断找借口向总公司伸手要钱,每个部门的情况不一样,“一刀切”不现实,企业的财务总监要权衡各部门的利益及背后的复杂关系,再决定批多少钱合适。

销售人员考虑的是销售指标,对营销总经理并不感冒,认为“人家有的是背景,我们有的只是背影”,干好活、多拿钱就是了。然而,申请的费用迟迟不到位让销售人员有些郁闷,部门之间相互攀比的心理逐渐凸显。拿终端市场来说,外聘人员的工资经常一拖再拖,积极性大受影响。终端部门的营销总经理认为,这与自己没有与企业财务打好关系有关,因此多次向总公司提出意见。 

如何权衡各部门的利益?M药企为此进行多次研讨:究竟是让各部门独立财务核算,还是应了江湖中传言的“分久必合”之说?在调研过程中,国家一些医药政策出台及大医药环境发生变化,M药企决定顺应江湖传说——分久必合。 

“圈地运动”的圈钱风波 

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合并部门的风声一出,销售人员表示不满:“企业这样想撒网就撒网,想收网就收网,不考虑市场行情,也要顾忌销售人员的利益冲突吧。”但M药企还是“收网”了。孰料部门分流容易,合并却困难重重,“由谁担任营销总经理”的问题引发关注。M药企拿出了办法:汇总几年来各部门的销售业绩,由表现突出者任职。同时,分流部门时产生的多个副经理安置问题也颇为头痛。销售人员认为:“上面如何安排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不要动。”

经过调整,先前负责普药的营销经理担任了部门合并后的总经理。此经理大刀阔斧地重新进行人事变动,而且一变再变,原因不仅是销售人员的问题,更多的是复杂的人事关系,仅调整就耗费了一个季度的时间。虽然业务照常做,但人员变动频繁。有销售人员分析,有些大区经理的任职理由不是有背景,就是硬石头、没人敢惹。

与此同时,“圈地运动”悄然兴起。为了避免被重新安置到新的市场,一些销售人员采用疏通关系等各种手段将自己的地盘圈起来。别人在市场上打拼,“圈地运动”者却在数钱,不公正待遇必定影响营销业绩。营销总经理对此却无可奈何,他曾在大会上直言:“此次变革我是临危受命,涉及一些问题需要慢慢过渡,相信一年后,我们会有一个崭新的营销部门。”

随着M药企营销部门逐渐走上正轨,一些遗留下来的问题仍旧悬而未解。“圈地运动”仍在私下进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销售人员陆续辞职的事件时有发生,先前各部门遗留下来的财务问题需要慢慢理顺。有些员工对此次变动发牢骚:“何苦来着?”对一些副经理不务正业私下捞钱之事更是坚信:“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经理的那张破嘴”。 

撒网也好,收网也罢,M药企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在企业家大业大,变革并没有伤筋动骨。当前,营销部门需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费用理顺遗留下来的问题,相信此次变革是一场洗礼。

点评<<<

文化凝聚人

■秦禾  

M药企所谓的“圈地运动”营销风波是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尤其是政策变化都会导致营销战略和组织机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常的。

“分槽养马”或“一槽刨食”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操作。4年前的分部门运作策略并无不妥,问题出在“赛马”的规则。这3个部门的任务、工作难易和市场基础都不一样,所走的道路不同,应该配备不同的车辆,哪能不管开什么车,只比谁先到终点呢?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出现M药企的现象——为了先到终点,争先抢好车,不公平也就随之出现了。那些没有好车或根本没有车的人看不到希望,直至绝望,不半途撂挑子才怪呢。

笔者曾经给某企业做培训,先后去了两次。第一次,学员们群情激昂、跃跃欲试、发言踊跃。第二次却个个萎靡不振,一副爱谁谁、看破红尘的模样。为何同一个企业的业务员能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事后一问才知道,前者来自临床部,后者来自普药部,在这家企业,临床部是宠儿,能干这活的都是有背景、会来事儿的主。普药部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残兵败将。在这种眼光下,后者要么混日子,要么暗中干私活。这样的“分槽养马”,结果只能是有的膘肥体壮,有的骨瘦如柴,市场分化也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建议,M药企应当针对3个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分配措施。首先,地位上一视同仁,要从待遇和荣誉上权衡。只有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公平,深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才能心无旁骛地冲锋陷阵,多出成绩。第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量化市场指标,不同市场要有难易指数,而不是只看利润指标。第三,要有一个大市场的营销理念,尤其是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甚至办公室都要以市场为中心,急市场所急,对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对部门要一视同仁。有的需快马加鞭,有的则要信马由缰,还有的要加点夜草。这样的“分槽养马”才能让马个个膘肥体壮。

至于“分久必合”式的收网,在笔者看来,只不过是营销体制中的具体组织形式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试想:在原来的“分槽养马”组织结构中,3个总部上面也有老总,还是等同于一个部门。反之,就是现在合成一个部门,如果解决不了现存问题,勉强在一个槽里,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仍然是不同槽的马,不相互蹄咬才怪。

从表面来看,M药企的分合之变似乎是市场构架问题,实际上是企业文化问题。有了公平合理、奖惩分明、适应市场的企业文化,无论组织结构如何变化,都能把人们凝聚在一起,激起无穷的干劲。反之,再好的组织结构也会让员工离心离德,内讧拆台,最终马去槽翻。 

Tags:药企营销 终端产品 销售人员 医药政策

责任编辑:陈竹轩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