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难逃低价魔咒
核心提示:2012年第一季度,扑热息痛出口平均单价为3.79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56%,延续近年的下跌趋势。受困于欧美债务危机、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国内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扑热息痛出口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
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为15009.54万吨,同比增加12.31%;出口金额为5681.72万美元,同比增长8.30%。尽管出口量和金额录得同比增长,但由于该行业已长期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而无所改善,因此长远来看,前景不免令人担忧。
价格:延续跌势低位徘徊
2012年第一季度,扑热息痛出口平均单价为3.79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56%,延续近年的下跌趋势。受困于欧美债务危机、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国内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扑热息痛出口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
主要市场:开年再度萎缩
2012年第一季度,扑热息痛对主要地区出口均呈下跌趋势:对欧盟出口915.25万美元,同比下降12.69%;对北美洲出口182.29万美元,同比下降11.77%;对拉丁美洲出口239.04万美元,同比下降26.26%。2012一开年,扑热息痛出口行情即陷入颓势。
份额:国企民企合占81.9%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扑热息痛出口经营企业共计108家。其中,国有企业36家,出口金额1945.24万美元,占比34.24%;民营企业67家,出口金额2708.02万美元,占比47.66%;三资企业5家,出口金额1028.46万美元,占比18.1%。国有、民企出口金额占比共计81.9%,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前景:企业忙“猫冬”
我国是扑热息痛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扑热息痛的出口绝对值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然而,绝对的市场份额并不等于绝对的市场话语权,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出口价格的长期徘徊甚至持续走低,究其原因,与我国扑热息痛出口行业现状密切相关。我国扑热息痛产业技术含量低,结构亟待调整,各企业在提高新技术水平、研发新产品无果的情况下,只有盲目扩产,低价竞销,把应得的利润拱手让给国外客商。长此以往,我国扑热息痛行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设想几乎成为泡影,整个行业彻底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泥潭。
在亚洲、欧美等传统市场的竞争已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各企业又将目光转向了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然而,新一轮的价格厮杀,又很快挤掉了各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市场趋紧-货源紧俏-价格上扬-扩大产能-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行业怪圈重复上演,企业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中已无抵御任何市场风险的能力,只能停产观望,以捱过市场低迷期。2012年,扑热息痛行业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冬季,市场行情将在低价位进一步徘徊,出口企业也将进入“猫冬期”。
作者:杜红
责任编辑:陈竹轩
-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一批药被查 涉维C银翘片、阿胶…...
-
高值耗材最高降价80% 涉雅培、波科、贝朗…
8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举行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集中采购第一批次中选产品企业签约仪式。...
-
国家指令 整治所有医院回扣 暗访组出发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这次方案的重点就是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开始组织实施。...
-
医药代表系统学习产品知识的十个步骤
每个刚入行的医药代表初期都会接受公司大量培训,产品知识培训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培训而且还要考试。...
-
“3+6”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价格信息公布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消息发布《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文件(LH-HD2020-1)》(下称《采购文件》),公布人工晶体类耗材的具体采购品种、申报价格等信息。 ...
-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首轮价格降幅低于42% 医疗器械企业直接淘汰...
-
Q1最惨淡的两大药品领域,代表都离职了!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但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输入病例不断上升,加上中国本土还有不少无症状感染患者,这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
某些药企又要开启新一轮裁员了
做代表难,今年更加难。除了国家级的带量采购,省级也有带量采购,感觉就像是夹缝中求生存。...
-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两家外企大裁员,患教专员全部解散!...
-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执业药师挂证,面临终生逐出行业的巨大风险...
-
虚开发票2.5亿,涉多家药械企业(附目录)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马鞍山市税务局发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告2020年3月》显示,51家企业涉嫌虚开发票,其中24家是药械企业或相关资讯、服务企业。...
-
91家药企收入公开:以岭、科伦、康恩贝…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力和冲击面都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