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风云

恒瑞医药打下美国注射剂市场“第一针”

2012-04-14 17:51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程长春我要评论 (0) 点击:

“在美国市场,你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但你很难找到一瓶中国制造的注射剂成品药。我们是制药大国但不是制药强国,能拿到美国市场成品药‘准入证’的企业寥寥无几。”4月9日,在连云港开发区恒瑞研发中心大楼,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向记者讲述他们冲击世界最高市场标准的故事。

去年12月,恒瑞医药的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注射剂,在国内第一个通过美国FDA注册认证,得以进入美国市场。今年1月,当新华社记者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简称FDA)驻北京办事处采访时,北京办事处专门跟国内核实,最终由FDA总部的发言人帕特·艾尔辛那威正式宣布了这个新闻。FDA对注射剂的生产技术和质量要求最为严格,中国本土制药企业生产的西药注射剂首次获许在美国上市,也就意味着打开了参考FDA标准的其他海外市场的大门。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强调一个‘特’字,大家都一样,就失去了竞争力。”孙飘扬说,正是在创新路上的几次大步跳跃,使恒瑞医药把赢得竞争的机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1年,恒瑞医药第一个有知识产权的新药艾瑞昔布获准上市。这个新药从立项研发到上市,经历了14年,行内人称它“见证了中国新药注册法规的完善和提升”。恒瑞医药总经理周云曙向记者介绍,恒瑞医药1997年改制之前为连云港市制药厂,成立于1970年,当时从两口大缸、几口大锅起家,灌装现在已经不大有人用的红药水、紫药水。1990年,孙飘扬担任厂长,他在1992年做出了一个惊人举措:拿120万元,去北京科研单位购买新药异环磷酰胺。对于当时年利润不到100万元的制药厂来说,120万是个天文数字!

“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孙飘扬解释道:“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当时全厂医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连他自己在内只有七八人,孙飘扬硬是成立了自己的“药物研究所”,来消化、研究、生产药物。1992年,恒瑞在连云港建起了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后来被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苏北建起了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

这样还不够,恒瑞接着做出了又一个惊人之举:2000年投资近2亿元,在上海建立新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参照当时恒瑞的合作伙伴、美国第四大生物制药企业Chrion研究中心的标准,公司所聘中外科研人员按照美国的工资待遇,在上海从事新化合物合成、新药筛选、新剂型的研究。孙飘扬清楚,科学家需要科研环境,需要一个与导师和同行保持密切交往的“生态圈”,在外籍科学家眼里,上海这样的城市可以接受。2008年以后,恒瑞再次走出去,在美国新泽西和瑞士筹建海外研究所,就近聘请国外科技人员,直接追踪世界药物研究最前沿的信息。

目前全国医药企业在研发上的平均投入,大约是销售收入的3%,恒瑞研发投入多年保持在8%左右,在全国居于前列。作为销售收入已达45.5亿元的大企业,恒瑞目前生产一线和研发一线的人数都是1000多人,人数大体相当,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的海归科学家在恒瑞的医药创新中唱起了主角。

“老板常常跟我开玩笑,去年在我身上花了7000万。”恒瑞医药生物研究所所长苏鸿声是个亲和力很强的人。他告诉记者,7000万元当然不是花在他一个人身上。从1987年留学加拿大读博士起,他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20多年,在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过。2010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苏鸿声和孙飘扬一见如故,随后成为恒瑞30多名海归科学家中的一员。苏鸿声负责组建生物医药研究所,开拓恒瑞医药创新的全新领域。除了研发药物,他的另一个任务是培养人,目前研究所有90个人,今年夏天还将招聘60人,以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为主,这些人身上寄托着恒瑞医药新的未来。

Tags:恒瑞医药 注射剂 美国 抗肿瘤药 伊立替康

责任编辑:refine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