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cpc.com.cn/
首页 健康保健 养生保健 湿气缠绵,内外有别

湿气缠绵,内外有别

字号: 2012-03-14 11:12 来源:21世纪药店 我要评论 (0) 点击:

Tags:内外有别 湿气

核心提示: 一说起“湿气”,人们一般会先想到一些症状,如皮肤上的湿疹,其它的就是从中医大夫那里听来这个诊断,说某些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湿气重。在中医学的概念里,湿气就是湿,加“气”字来概括其无形、抽象的特点,并且,无论内湿、外湿,致病都有缠绵难愈的特征。

 一说起“湿气”,人们一般会先想到一些症状,如皮肤上的湿疹,其它的就是从中医大夫那里听来这个诊断,说某些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湿气重。在中医学的概念里,湿气就是湿,加“气”字来概括其无形、抽象的特点,并且,无论内湿、外湿,致病都有缠绵难愈的特征。

外湿:与季节和地域有关

在中医学里,湿有外湿和内湿两种。显然,外湿是指存在于人体外部,从时令讲主要产生于夏秋之交,天气潮湿、雨水较多的季节;从地域上说,多在南方湿度大,地势低洼、阴冷或潮湿的地方。中医认为,在这样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容易被湿气侵袭导致生病。症状常见到发热,身体困重,四肢关节疼痛酸软,鼻塞不通等。

内湿,主要由脾虚所致

内湿是指湿由人体而生,主要由脾虚所致。中医认为人每天吃进去的水谷及喝进去的水等物中的有用部分,转化为精微物质为人体所用,没有用的部分排出体外,这一过程是通过脾胃的运化完成的。而脾自身也喜欢干燥清爽,讨厌湿浊。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脾虚,因饮食物而来的水湿就不能很好地被运化,浑浊的水湿困住了脾,进而就会妨碍脾代谢水湿的能力,使整个机体表现出浑浊不清爽的状态,如清气无法随脾气上升到脑部,头脑就会昏闷,四肢也像被东西裹住一样,困倦乏力,口中黏糊糊,吃东西没有口味,大便会稀不成形等,这就是中医讲的“脾虚生内湿”。

祛湿药各有不同

内湿和外湿是互相影响的,如果同时或先后出现,非常不容易被祛除。另外湿气性质属阴,易伤人体的阳气,尤其是损失脾的阳气,会导致人体后天的来源不足,使疾病很难痊愈。为此,中医也有不少祛湿的方法,如化湿、利湿、燥湿等。

利湿就是利尿,让湿气从下而出,如食物中的薏米、冬瓜等就有这种功能,可加糯米煮成粥食用,能清热利湿养胃。

化湿主要是用芳香的药物或食物,中医学认为这样可以醒脾,如白扁豆、香菜之类的食物就有此功能。 此外,也可用香薷、厚朴、炒白扁豆煎煮,去渣温服,有化湿和胃的作用。

燥湿主要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因寒热不同,又可分为苦温燥湿和苦寒燥湿。苦温燥湿可用厚朴、半夏、茯苓;苦寒燥湿可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如香连胶囊即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其中成分之一即为黄连。

遭遇外湿,也可适当使用食疗之法祛除,如用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 

 

中国医药联盟版权所有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贵州联盛药业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保健产业博览会
赛诺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