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中国医药产业须尽快填补Missing Link

2012-01-02 16:02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许铭我要评论 (0) 点击:

 Missing Link是一个很难在汉语当中找到准确对应的英文短语,曾指在类人猿和早期人类之间的过渡动物,同时亦有为完成一系列事物或解决一难题所缺一环的意思,即“缺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医药产品融入国际市场后大多处于全球医药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制造医药产品甚至成为低廉产品的代名词。

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抓住大量国外企业瞄准中国市场的新一轮趋势,通过资源嫁接和双赢合作,弥补差距,填补中外医药科技水平间的“缺环”,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占据全球医药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是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对我国医药企业而言,主要有三类国外医药企业或机构可以作为填补“缺环”的合作方。
第一类是产品结构发生调整的大型跨国医药企业。这些企业有不少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产品,要么与国际主流产品理念不一致,要么与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理念相冲,要么因企业营销资源有限或经营出现困难而被迫放弃,而这些企业通常采取的搁置或放弃方式,包括对外授予区域或全球独家销售代理权、专权转让、特许经营甚至是整体出售等。
第二类是具有若干“独门绝技”的国外中小型企业。在欧美,有相当多的以从事前期开发为主业的中小型研发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拥有若干别人不具有的专向拳头产品。一般其开发的产品在做到Ⅰ期或Ⅱ期临床试验时就对外卖掉,将收益投入更新产品的开发。其转让的产品或技术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条件相对宽松,具有较好的后期开发前景,(特别是专门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的产品以及疫苗、血液制品以及中小型医疗器械和设备等)。
第三类是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欧美有相当数量的具备一流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因商业能力不足而将需要进一步开发的产品或技术对外转让或出售。在选择这些机构的产品时,企业一定要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并有充分的风险意识,不要因其要价相对较低而陷入被动。
当前,我国医药企业正处于从大规模仿制向仿制与仿创相结合阶段过渡的时期,到国外去“淘宝”,引进大量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对解决研发能力不足,发挥后发优势并实现赶超具有积极作用。这里,笔者有几点建议供广大企业参考:
一是要密切跟踪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好前期的论证与研究。国际上有不少像Teva、Ranbaxy、Dr Reddy这样的企业,对跨国药企业采取“紧逼盯人”策略,随时捕捉可能出现的商机。二是加强与国外中小型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包括利用其先进的科研技术、设备与人员,合作开展毒理、药理及不良反应等研究并有针对性地为拟引进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做好相应准备,或与其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其开发的一流产品或技术能在第一时间向中国转让。三是充分掌握全球医药研发前沿动态。全方位搜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进展,确定一批目标产品或技术,做到按图索骥。四是经常参加政府间进行的多边合作与交流活动。利用政府资源开发国际市场,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风险,更有可能加快转移进程,的确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Tags:Missing Link 医药产业 医药科技 中国

责任编辑:refine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