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药品零售让市场之手选择是否降价

2011-12-22 09:03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戴绪霖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 最近不断有媒体曝光,很多药品零售价是出厂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药价高又成了一个社会热点,为此国家发改委又开始酝酿第29次大降价。然而,一个基本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在药价高的同时,不少安全有效、临床急需的药物又因为价格太低而退出市场。

 最近不断有媒体曝光,很多药品零售价是出厂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药价高又成了一个社会热点,为此国家发改委又开始酝酿第29次大降价。然而,一个基本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在药价高的同时,不少安全有效、临床急需的药物又因为价格太低而退出市场。于是有某些“道德家”站出来指责这些商家:为什么赚钱的东西你们才生产,不赚钱的就不生产,完全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

   现代很多人在谈论道德的时候,总喜欢说“人心不古”,总以为古人总是重“义”而轻“利”,且对“利”的追求一定会损害对“义”的追求。其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使孟子说过舍生取义,那也只是在极端情况下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谁是君子?管理者也;谁是小人?接受管理的人。这里的“君子”、“小人”与孔子所讲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面的“君子”、“小人”是一个意思。当然有人会说,既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不是只有“小人”会追求利,而“君子”不需要利呢?孔子没有这样说。我的理解是,“君子”是通过管理别人来谋生的,离开“义”就没法管理好别人,所以追求“利”的过程中不能不讲“义”。也就是说“义”本身就是“君子”最大的“利”。

  显然,中国的传统道德里“义”“利”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并没有必然的矛盾,因“利”而牺牲“义”应受到谴责,不过没有“利”的“义”却很难行得通。

   记得李敖先生就批评过这样的人。当很多人劝说慰安妇不要拿日本人的钱跟他们和解,却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这些慰安妇的实际困难,李先生毅然拿出自己的一百件珍藏品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的收入交给这些慰安妇,让她们不要拿日本人的钱,进而保住了我们中国人的尊严。

  我想,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被逼退市的药品,挽救他们的唯一办法其实就是涨价,就是要让它们能够赚钱。目前的基本药物使用率太低,甚至很多基本药物在市场上找不到,不能不说这跟有关部门对基本药物限价限得太厉害有关。如果药物不赚钱,厂家不愿意不生产,到哪里去买这些药物?

  出于保障草根阶层基本住房权益的目的,很多国家曾对租金进行过管制。租金管制的负面影响很明显:一是住房出租收益下降,投资人寻找其他投资机会,从而导致住房出租业萎缩;二是房东提供的服务质量变差,房屋得不到良好的维修。面对租金管制造成的负面影响,英国保守党在1987年的竞选宣言中指出,租金控制固然是用意良好,但造成了私营租赁市场的显著萎缩,妨碍了经济发展,并在1998年推出的《住房法》中实现了保守党竞选时许下的诺言,所有的新出租住房业务可以与租户自由洽商租金。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将纽约租金管制作为政府失灵的案例编入了其所著的《公共部门经济学》。

  房屋租赁市场是这样,药品市场又何尝不是?有时政府出于好心要维护公众利益,却会出现政府失灵,何不如让市场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事情,情况反而会更好。在“利”的支持下,“义”会成长得更好。

 

Tags:药品零售价 管理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