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标杆药企如何续写“黄金”发展路径

2011-11-17 09:55 来源:医药经济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对医药产业“黄金十年”的预判,早已成为医药产业内的共识。然而,医药企业家们在看到未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看到企业将面临的发展压力。如何把握“十二五”医药产业政策的导向、规划医药产业的蓝图,是关乎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题。

   [主持人] 陶剑虹(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论坛嘉宾] 李 文(天士力董事总经理)

            赵 超(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黎 洪(广药集团总经理助理)

            朱文臣(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

            顾浩亮(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对医药产业“黄金十年”的预判,早已成为医药产业内的共识。然而,医药企业家们在看到未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看到企业将面临的发展压力。如何把握“十二五”医药产业政策的导向、规划医药产业的蓝图,是关乎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题。 

  为此,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在11月10日召开的第2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与医药产业的标杆企业共同探寻企业“十二五”的发展路径。  

  塑造新药企文明

   按照企业发展的历史、理念以及未来的理想,在“黄金十年”找到自己的坐标。  

  主持人:有家企业在渤海之滨,一座占地1300多亩的现代化中药城矗立在天津北辰科技园区,企业一开始由4名军人创造辉煌,风雨兼程16年来,着力于中药现代化,低调务实,并走向国际。如今,这家企业又开始在生物制药领域大胆迈进,一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也已闪亮上市。说到这里,大家就非常清晰了。他们现在还在做中药现代化的工作,最早在2006年,他们已经得到国际项目管理大奖银奖,还得到了英国商会颁发的创新力奖一等奖,他们的老板在《福布斯》杂志里主讲过创新管理。现在有请天士力董事总经理李文。

   李文:在“十二五”新的背景下,天士力对于自身及医药行业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天士力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可以提炼为三个字:一个是“提”,一个是“增”,一个是“扩”。“提”是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是指增强运行质量,“扩”是指扩大产业规模。

  增强科技创新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制药企业的根本。这包括新药创制和对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这将在“十二五”医药企业的竞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创新的方向在哪里?我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生物药今后将在制药行业起到引领作用,这也是我们在做了十几年中药的情况下,又积极去做生物药的原因之一。医药企业可以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政策的引导来带动创新。

  而增强运行质量主要是和国家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转变经济方式,将污染型的医药企业转化为清洁型,松散型变成集约型,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塑造和提升这种新型的制药企业文明。     制药企业最好能在未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式发展。随着国家市场“蛋糕”的做大,企业在做大自身“蛋糕”的同时,也会去切割别人的“蛋糕”,规模竞争仍然是未来医药行业竞争的主题之一,因此,未来医药行业的并购会更多,合作也会更多,而这些主要通过资本的杠杆来实现。与此同时,还要培育大的品种,大品种是医药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发动机,能够带动企业的品牌快速被社会认知,能够带动团队经历一个以前未曾经历的规模,团队的水准和技术将会更上一个台阶,也会带动企业创新体系和技术的提升。

  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国际化仍面临较高风险,投入也相当巨大,所以国际化要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正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医药企业要在国家的大规划指引下,调整战略和发展思路,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历史、理念以及未来理想,找到自己的坐标,迎接国内医药企业创新和发展未来的革命性十年。 

  “三品合一”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要重视品牌战略,要将企业家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三品合一”,尤其要重视企业家的品牌效应。  

  主持人:它是这样一个企业。它用创始人的名字命名,它2010年纳税9.6亿元,累计已经向国家纳税40多亿元。今年,它在中国制药百强里名列第八。它的产品丹红注射液荣获“中国首个中药专利金奖”,脑心通荣获“中药产品品牌十强”。“听党的话”是它的企业理念,它收藏毛主席像章120多万枚,并建有两座毛主席像章馆。1997年以来,他们为公益事业捐款已经超过3亿元人民币。在“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中,它位列”十大慈善企业”第二。说到这,大家就知道了,它就是步长集团。

  今天出席会议的是集团的少帅。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他从父亲那里复制到了精湛的技术,也延承了赵氏家族“仁厚爱国”的品德。他跟父亲共同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一个家族父子同为全国人大代表,为国家献言献策,一度成为行业佳话。现在有请赵超总裁。

  赵超: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医药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做了相关规划,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的要求,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进行部署,这实际上是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如何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要求和速度相匹配,是值得每一个医药企业思考的问题。

  从国家对“十二五”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划来看,未来5年将是一个标准提升、技术提高和高投入的过程。我们企业在这方面也进行过思考,确定了“高、强、精”的企业整体规划的大方向。

  步长的发展有赖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国内医药市场从低成本或者说低标准起步的过程。此外,步长重视研发,十几年来的持续投入,使其在中成药领域不断有新产品导入,并形成强而明显的专业方向,比如在心脑血管方面,未来我们还会坚持走这方面的道路。重视产品上市后的二次开发也是制胜的关键所在,产品上市后的再投入和二次开发占据了公司很大的资金量。

   而在过去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我们在对企业运行和内部考核过程中,也曾把速度放在首要位置,谈的是企业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很少谈怎样降低成本和提升利润率。这种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能满足我国“十二五”发展的规划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给了医药企业一个提示:如果企业的目标没有转变,增长方式没有转变,企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困境。对于这点,医药企业同仁应该有深刻认识。

  企业发展要和国家主流保持一致,要有使命感。在医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勇于担当企业责任,更要重视品牌战略发展,将企业家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品合一”,尤其要重视企业家的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大品种、大市场换取大未来

   伴随中药国际化的推进,大品种、大市场将为广药集团赢取大未来。  

  主持人:这是一个有着410年历史的传奇品牌,珠江水、白云山赋予它特有的岭南气质,扎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它下辖广州药业和白云山两家上市公司,拥有6个老字号品牌,年销售额近百亿元,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广药集团。

  广药集团可以说是南中国一个最亮眼的医药巨头。在“十二五”期间,广药集团高调地提出了“大南药”战略以及建设大健康行业,提出了“十二五”期内实现总营收600亿元,制造业营收200亿元的目标。“大南药”战略已经把中药材资源的需求延伸到东南亚甚至非洲地区。同时,凭借王老吉的品牌优势,广药集团要在大健康产业的“蓝海”深度进军。目前,广药集团正在酝酿整体上市的筹备,已经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借助资本,实现新的飞跃。下面有请广药集团总经理助理黎洪。

  黎洪:在“十二五”期间,集团已明确将推行“136战略”。“136战略”是指一个核心目标,振兴“大南药”,打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做好科学管理、风险控制和创新发展等3项工作重点;积极部署资源、科研开发、国际化、人才、品牌以及标准化战略。

  “大南药”的战略内涵是以更广阔的视野,力求通过对药物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其应用水平及能力,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科研、生产、销售及临床应用等一系列科学协调的“大南药”发展体系,从而确立广药集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地位,成为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

  “大南药”战略将有效缓解公司旗下中药企业的原料压力,而广药集团也已具备社会资源大整合的能力,2011年上半年实现工商销售收入完成167.07亿元,全年预计将达330亿元。展望“十二五”,中药现代化的过程将伴随着中药国际化,大品种、大市场将为广药集团赢取大未来。  

  回归研发与营销

  “十二五”医药企业需回归研发和营销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主持人:他和他的企业,在“收与放”之间逐渐呈现出一种反比性。他日益透出内敛与低调的霸气,正在成为一个思考者;而他一手创立的企业,则在医药产业界一天比一天更放松自如。

  他被媒体称为整合者。每一个被整合的企业都处于良性状态,这些被整合的企业又在总体上相互呼应,最终形成一个链条严密的医药帝国。目前,这家企业的药业生产规模和能力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其独到产品参芪健胃颗粒的销售业绩从2004年到今天一直以每月16.7%的速度持续增长,这家企业就是辅仁药业集团,有请董事长朱文臣。

  朱文臣:业内对辅仁药业的印象似乎是不太注重研发,但在过去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排名中,辅仁药业名列第三,近年新药的报批退后到第7名,辅仁药业每年提交的新药相关资料是河南400多家医药企业总和的一半。事实上,辅仁药业一直在坚持创新,因为我们了解创新和营销是医药企业存在的两个基本功能,我们不敢违背规律。

  我认为,创新更多地应该被理解为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行为方式,而不是到了哪一个阶段才应该做的事情。研发创新不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你要做企业就必须搞研发、搞创新。我们对研发创新的认识不够,相信在“十二五”的背景下,创新与营销这两大医药企业的基本功能将回归。

  我的理解是,创新是一种文化,是人的本身的东西,属于个人的智慧,而不是企业的智慧。企业要给个人发挥的空间,只有把个人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进行创新。创新需要自由的、宽松的环境,而自由需要制度作保证,不是做一个规划就能搞出创新来。多元化的思想才是创新的根本源泉,我们应该重视人的价值、多元、独特、自由和成长,企业要在管理和制度上,营造这种创新的氛围和土壤。

  但中国文化传统使创新陷入被动,国内医药企业在创新和管理上习惯于服从,这严重地限制了医药企业创新的进程。在新科技时代,试图排除自主企业的自由管理风格、管理作风,试图将企业的责任和决策集中于高层,这样的企业必将消亡。与此同时,一些大医药公司的老总错误地认为,研发可以通过定量、体系标准和自动化而实现工业化,而个人智慧、研发的透明度等则没有充分体现,这也是导致国内一些大型制药公司研发综合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在创新方面,企业家们要了解研发的重要性,不能丢掉这种最朴素的东西。

  另一方面,营销也是企业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营销和销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市场营销是为了了解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适不适应消费需求。事实上,国际上很多大型制药企业的很多药物并不是自己研发的,但营销做得好。迎合了消费者需求,企业不需要太多销售,因此,医药企业要重视营销。  

  打造民族仿制药品牌企业

  民族仿制药品牌企业拥有国家医保目录和基药大部分品种,承担着基药保障体系的核心责任,是国家新药研发和创新的主要承载者。  

   主持人:他所在的这家医药企业是中国化学制药企业制剂产品当中制剂最全、品种最多的厂家之一,旗下拥有10大工业企业、4大销售公司、3家市级研发中心,资产总额18.2亿元,年销售规模达到2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总监到总经理的角色转换,让他内敛的个性更加富有激情。他有胆识,积极地拓展新药,在第二和第三终端新渠道、新市场,他和他的团队更加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为抢占新一轮的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成长为国内医药细分行业龙头而率先发力。他就是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浩亮。

   顾浩亮:国家基药战略的目的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然而,基药招标以来,出现了大企业中标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项国策如果要持续、稳定地贯彻下去,民族仿制药品牌企业应该成为首选和主流。

  从全球仿制药发展趋势来看,在欧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财政缩减,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仿制药成为政府买单的医保体系首选。在新兴市场,获得经济发展的国家积极加大居民保健投入,提高医保覆盖率,提升用药水平,质优价廉的仿制药品牌产品成为替代的最佳选择。

  而在中国,外资企业随着基药市场的失利和高端用药需求平衡,经营战略重点将逐渐转移至品牌仿制药。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一般的生产企业向国际高标准认证体系靠拢,为同质化的仿制药竞争拉开质量层次。

  我建议,民族医药转型成为仿制药品牌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保证品质,从仿制药研发开始就要关注全过程。其次,要拥有符合基药战略的仿制药品种集群。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满足国民卫生保健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必须药品的需求。再次,要有品牌的支撑。通过品牌宣传,打造行业品牌的认知度与信任度。最后,在同样产品质量标准下,品种拥有几倍的价格优势。

  作为民族品牌药平台,我们还应该更多地站在国家基药战略最重要的合作者和承担者的高度来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了打造成为中国仿制药的品牌骨干企业,信谊从四个方面确立了“十二五”期间的核心战略:第一,调结构,包括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促集聚,从产业聚焦到领域聚焦,形成产业优势,通过科研、人才、品牌、资本实现进一步发展。第三,形成大品种,以引领标准、引领规模、引领产业的发展。第四,走国际化路线。

Tags:基药市场 医药产业 医药企业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