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药店经营

零售药店发展药妆的运营风险

2011-10-12 09:24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张勇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 近期,国内外药妆扎堆亮相。2011年8月29日,华润万家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品牌VivoPlus内地第一新店北上西安开业。在此之前,该业态已在香港设有11家店铺。8月31日,联华超市与日本Growell集团,以及上海每日通贩三方合资组建药妆合资企业,他们年内争取开出第一家门店,希望通过5年的发展能在上海中高端药妆市场达到50家的规模,之后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拓展。

 近期,国内外药妆扎堆亮相。2011年8月29日,华润万家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品牌VivoPlus内地第一新店北上西安开业。在此之前,该业态已在香港设有11家店铺。8月31日,联华超市与日本Growell集团,以及上海每日通贩三方合资组建药妆合资企业,他们年内争取开出第一家门店,希望通过5年的发展能在上海中高端药妆市场达到50家的规模,之后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拓展。9月10日,位于深圳宝安顺电的海王星辰药妆店盛大开业,这是2011年海王星辰开出的首家药妆店。9月20日,成都九鼎药房旗下三家门店已经悄然换上了舒普玛的招牌,即将于10月正式开业面市。这是舒普玛第二代药妆店。

  从这一波药妆店热潮中感受到,如今热衷药妆店的不仅仅是药店行业,超市也进入“发烧友俱乐部”。但上一波以SEGAMI为代表的“日本流”并未激起多大的波浪。据了解,由于SEGAMI每况愈下,再合作双方也出现分歧,台湾方面已派员出任总经理,夺回了经营权。

  对零售药店而言,产品引进难也是个大问题。北京金象的药妆品牌“靓丽金象”受到“薇姿出轨”的影响,这两年经营惨淡的各大商城也将经营压力转嫁到入驻商户,靓丽金象也在寻求突围,借助成立的中日贸易公司去构建“跨国供应链”,然而并不顺利。金象大药房总经理张峥嵘坦言遭遇了选品瓶颈:“我们曾引进过东京美颜棒、体香蜜丸等产品,但如果想系列批量地引进,实在太难了,主要是审批难度巨大和程序异常复杂。而且原本在日本物美价廉的药妆一加上高额关税,到国内就失去了性价比优势。在国内代工的日本药妆品并非主流品牌,好牌子的药妆还得进口,而且内地代工的还叫纯进口么?”

  在日本药妆店崛起的背后是有一批本土药厂的支持。据日本连锁药店协会驻上海首席代表柳伟雄介绍,在1967年,日本出台了对传统药店相当不利的禁止销售治疗用药品政策,此前药店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销售所有药品,但自1967年之后,大量治疗用药便不能再销售,经营日益困难,不少药店因此顺应当时健康美丽的消费趋势,借鉴美国药房转向药妆形态。那时候,也对药厂也推出了诸多规约性制度,如禁止治疗用药品刊登广告,药品副作用监督条例实施,放宽外资进入药品制造业等,促使相当一批中小制药企业转而生产保健食品与化妆品,从而令大批众多健康美容制造企业应运而生,这又在市场因素上为药店转型提供了商品条件。但在国内药厂发展化妆品并未成为趋势,且国内药厂都是跟风试水,而日本药厂则是寻找新出路,动力完全不同。

  此外,就是现有的药妆市场格局难以撼动。据了解,日本药妆店的兴起除了有供应链支持外,也赶上了日本化妆品格局形成以前的大好机会,那时化妆品市场被百货商城垄断,超市并不经营化妆品。除此之外,杂货店、便利店偶尔经营一些化妆品,也有一些小型化妆品专营单体店,均不成气候,因此药妆店抓住机会满足了百货商场以外的中低端消费人群,成为日本一种平价化妆品业态,成功站稳脚跟。

  然而,如果把日本药妆店直接照搬进来,中国的化妆品零售格局目前是“上有商场、下有超市、中有化妆品精品店”,药店往哪插队?中国市场并不具备日本药店当时的成长土壤。而且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洋品牌药妆店进到中国后,已经不能称之为药妆店,因为完全失去了药的基因,或许应归到“化妆品专营店”之列,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它们的竞争对手是屈臣氏、丝芙兰。所以,请不要称他们为药妆店,以免误导业界盲目效仿之。

  如今不少国内三线城市的连锁药店试水药妆的感觉不错,主要原因也是当地没有强势化妆品零售商,当地的化妆品市场仍处在跑马圈地阶段,而在广大的一线城市,各路化妆品豪门已经将核心商圈围堵得水泄不通。但如果有一天“屈臣氏们”遍布大江南北,之时,如果我们还只是“山寨版”的,拿不出看家品类,亮不出过硬功夫,何以招架得住?药妆业态何以基业长青,到头来恐怕只是短暂的疯狂。

Tags:药妆 药妆店 药店行业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