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营销技巧

谁在缘木求“鱼”

2011-09-15 10:46 来源:米内网 作者:许雷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一种每支售价仅十元多点的叫做“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的老药,这两天几乎成了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只因这种药是心脏手术所必须,而近一个多月来在全国多个省市都出现了缺货的情况。很多心脏病手术被迫停摆,各大医院四下借药以应急需。

一种每支售价仅十元多点的叫做“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的老药,这两天几乎成了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只因这种药是心脏手术所必须,而近一个多月来在全国多个省市都出现了缺货的情况。很多心脏病手术被迫停摆,各大医院四下借药以应急需。此消息甫经媒体传播,一时间一片哗然,最后闹到国家药监局亲自出面干预,指令某久不生产该品种的企业临时开工应急。但据说短期内也无法彻底改变供应紧张的局面。

大事件必然引来大讨论,也必然有高人乐于挥斥方遒。有抨击卫生应急体系不完善的;有张罗政府干预“定点生产”的;也有煞有介事编排“鱼精蛋白”概念将爆发的……打酱油之余,突惊闻某大媒体刊文指责企业是在“玩减产”、“玩停产”,“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制造‘救命药荒‘来绑架公众利益,对有关部门进行‘逼宫’”。其言耸人听闻,其论实为诛心,若照其法办理,无疑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因此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该文言之凿凿:“药企为何有底气有能力这样绑架公众利益?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现在全国的医院都由这一两家企业供货。……当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救命药生产权就掌握在一两家药企手上,出现这种‘紧缺‘乃至’逼宫‘都是意料中的事了。有几家垄断企业不是这样干的?”

据了解,有批文的鱼精蛋白药物的生产企业共有四家,而除了上药集团旗下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勉强维持生产外,其他三家都早已停产。照说“独家品种”本该是个香饽饽,为何那么多企业心甘情愿将其拱手让出,而不参加到“绑架公众利益”的大狂欢中去呢?第一生化的某工作人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一语道破天机:“如果一种药坚持几十年没有涨价,在现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估计利润是很薄或者没有利润了。”

因此,虽然本次鱼精蛋白缺货有原料供应的临时性原因,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利润过薄所致。惘顾事实乱扣大帽子,凭空编造“阴谋论”,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加剧混乱。如其提出的解决方案,一是“应该出台保护政策,鼓励更多的药企参与生产,合理利用市场杠杆调节,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二是“开放市场,允许医院引进国外同类产品,以缓解紧缺局面。”

第一条,出台什么样的保护政策,如何利用市场杠杆调节,怎样做好预警防范,不仅言之不详,而且缺乏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鼓励药企参与生产,却对其无利润乃至亏损的情况视而不见,如何能达成目标。再多说一句,我国目前药品市场本来就存在“多、散、乱”的情况,还要盲目增加生产企业,只能乱上添乱!

第二条,引进国外同类产品,却不考虑价格如何。国内本来通过合理调节就可以满足需要的产品,却非得花钱从国外引进。

好在此文结尾也提到,“一种药品价格十几年不动肯定是不太正常的”,看来作者并非不知道药品短缺的症结在于价格问题,奈何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候就回避关键,非要坚持“价格不变”的立场,只愿在此基础上打补丁。为什么就不能根据供需情况,允许企业往上调调价格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调整经济活动最有效、最灵活、最快捷的手段。只要有利可图,不用政府去费神调研、协调,还要算计怎么补助;是长期补还是短期补;是补发供方还是补需方;是财政转移,还是医保支付……不用动员,企业自然会积极开工生产,哪会有短缺的情况出现。反过来,如果企业生产产品无法赢利甚至亏损,哪怕是药监局强行干预,也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自从“看病难吃药贵”成为所谓 “新三座大山”的政治问题后,降药价就成了有关部门最立竿见影、最能显政绩、也是最常祭出的手段。表面上药价的调整是双向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已发展到偏执的程度,即“降死药品有功无过,胆改提价要冒风险留骂名”。最终的结果便是28次药品降价撼不动看病贵,反而出现了降价死和药价的虚高虚低并存的局面。该文的观点无非是为目前“情绪化解决技术问题”又添了个好注脚。

最后想重复的还是那句话,新医改的政策中说得很明白了,“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一定要齐头并进。目前应把重点转向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上去,不要再拿着药价这一件事反复折腾了,请还药品以商品的本性,让价格规律充分发挥自主调节作用吧!

Tags:鱼精蛋白 药品流通 新医改 医疗保险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