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危机不是个例,折射抗生素底端之困
一家号称“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使命”的制药企业却因为污染环境、威胁他人健康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媒体曝光哈尔滨制药总厂(以下简称“哈药总厂”)排污口有机物超出国家规定极限值近10倍,氨氮为85.075,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两倍多。深陷“污染门”的哈药给《中国经营报》发来回复表示,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检修时期,检修改造工程已完成70%,目前正和下游污水处理厂磋商,以确保污水排放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
哈药总厂曝出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第一次,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哈药总厂都因为违规排放,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而被媒体点名。行业人士指出,哈药的危机不是个例,它折射出国内抗生素制造行业身处产业链底端的尴尬。
延伸阅读:
哈药“哭穷”
“投入广告,可以拿回真金白银,可是在环保上投入,却很难看到明显的收益。”
哈药集团是我国制药行业的重量级企业,2011年国内制药工业百强排名,哈药列第二位。根据哈药股份(600664.SH)的报表,2009年、2010年公司销售额都超过 100亿元:2009年销售收入107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25亿元。旗下哈药总厂2010年产值51亿元,净利润6.7亿元。
哈药股份在公告中称,近年来,公司已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清洁生产和环保治理,每年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在5000余万元。但是哈药集团也曾公开表示,搬迁所需费用巨大,可能有些承受不起。
“哈药哭穷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出事的哈药总厂主要生产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而哈药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原料药生产领域产值位居国内前三,出口量巨大。哈药的年报显示,近三年来,每年的净利润率都接近10%。
“哈药的净利润率相对于同行业的大型国有制药企业来说,并不算低,10%的净利润率比起生产家电、电脑的企业来说,可能要高几倍。”上述分析师表示,哈药没有在排污上下工夫,却把大量的钱花在做广告、推产品上。根据哈药的年报披露,2010年哈药的广告费用5.4亿元,2008年、2009年也都在4亿元以上。“投入广告,可以拿回真金白银,可是在环保上投入,却很难看到明显的收益。”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认为,哈药作为哈尔滨的重要支柱型企业,在创造税收、保证就业上举足轻重,对于这样的企业,当地的环保部门难免会表现出“宽容”。“既然是国企身份,当地政府又不深究,何必在环保上投入那么多钱呢?”郭凡礼表示,以前作为国内原料药龙头的国有企业——海正药业也出现过严重污染事件,结果是不了了之。相比之下,抗生素行业也涌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规模也很大,迫于身份的不同,他们在环保上就不会像哈药这家归属地方国资委的企业做得那样离谱。
“哈药力保在广告上的大投入是有原因的。”郭凡礼解释,哈药因为在央视上大手笔投入,甚至成为央视的标王,创造了成功的“哈药模式”,已经成为制药行业的成功样本。正因为成为这种模式的范本,同时高举高打给销售带来的收益一直不错,哈药无论如何也要维持自己的传统。“但是,无论如何哈药的环保投入是不足的,每年拿出一亿元来做环保,哈药应该做得起。”
底端之困
“如果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竞相降价是以提高生产技术为前提,比如降低制造原料药的成本或者提高原料药的纯度,那还情有可原,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
哈药总厂是哈药集团的骨干企业,这家企业的主业是生产原料药,而哈药股份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哈药总厂101车间TDA全部停产,107车间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停产;104车间头孢噻肟钠和121车间头孢曲松月均减产12吨;102车间7—ACA月减产60%,这些停产、限产品种均为“无菌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
一位抗生素行业人士介绍,哈药总厂是国内抗生素生产的标杆企业之一,生产抗生素类共30多种原料药和18个剂型,虽然目前该企业意图打造从原料药到化学制剂的完整化学药产业链,但目前公司仍以原料药生产为主为主。
“所谓‘原料药’,”这位人士表示,“就是指被提纯出来的粗制药品。”抗生素生产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企业在大型发酵罐里培养大量液体,然后从中提纯出有效含量并不是很高的原料药,这些原料药还需要进一步精细提纯,才能制成药品用于人体。
“原料药的生产技术含量不高,”这位人士说,“但是却产生大量污染液。”打个比方,企业培养10吨液体,提纯出来的原料药可能只有500公斤,其他 9.5吨液体都是废液,需要环保处理。这位人士说,因此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换句话说,就是站在产业链的最底端。
“而从原料药中提纯药品的工作却属于高科技,而从那500公斤原料药中提取,最多产生的废物也就是两三百公斤,污染小得多。”这位人士解释,国外的制药企业掌握了这种高科技,基本上都分工从事原料药的提纯、制造成品,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这些企业不是不会做原料药生产,而是不愿意做,因为当地环保要求极严,一旦出现违规,赔偿惊人。既然自己生产每吨的成本上万元,而竟然有地方便宜到只卖三四千元,为什么不直接购买?”
2005年开始,国际制药巨头相继退出青霉素的生产,国际抗生素产业格局发生巨变,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料药生产环节外包给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的生产商。这让青霉素作为一种基础型、规模型、低成本型原料药中间体,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一个标志。
而我国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在这个产业链转移中“抓住机会”,大步扩张,迅速成为世界原料药的主要供应方。2006年的统计显示,青霉素G钾工业盐全球4万吨产量中有3万吨由中国生产。2009年,中国抗生素原料药产量达14.7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媒体也因此而沾沾自喜,“中国抗生素产量世界第一”、“中国抗生素出口量世界第一”见诸报端。
而中国企业还在自相残杀、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大打价格战。据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维生素C(VC)行业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维生素C总需求量不过12万吨左右,而中国产能已近18万吨;国内维生素C出口11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才8万吨,产能过剩使近3年维生素C价格跌幅近70%。
“如果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竞相降价是以提高生产技术为前提,比如降低制造原料药的成本或者提高原料药的纯度,那还情有可原,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上述抗生素行业人士担心地说,“他们是靠节省环保费用来竞争的。”
由于国内监管不严或者对当地的支柱型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内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减少环保安全投入来赚取微薄的利润,甚至以能出口创汇居功自傲。“他们不知道企业节省环保费用的成本转嫁到社会上,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这是企业赚了小便宜,整个社会为他埋大单。”
“环保费用是必不可省的,”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在发达国家,企业一定在竞争中将环保费用计入成本,而中国企业没有一个这样做,“这是中国原料药制造企业被压制在产业链最底端的悲哀,不光哈药,华药、鲁抗又未尝不是如此?他们必须寻求技术突破,否则没有希望。”
责任编辑:refine
-
新版医保目录8月来袭 这四类药调入呼声最高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明确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1-3月准备阶段,4-5月评审阶段(确定备选名单、遴选专家投票、确定调入调出药品名单、谈判),2019年6月常规目录发布阶段,2019年6-7月谈判阶段,2019年8月发布谈判准入目录。...
-
央视曝光药师挂证乱象 药师挂证再迎整顿潮
央视3.15晚会曝光挂证乱象,某执业药师挂证平台已无法访问,药师挂证再迎整顿潮。...
-
地板价!广东药价全省联动
3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
大批医药代表工资下降?新机会来了
目前,似乎整个行业被悲观的情绪所笼罩:曾有资深的医药代表对赛柏蓝表示,现在“悲观”是大趋势:政策压力大导致的从业环境不理想,控费背景下完不成指标,所做的产品市场空间有限…… ...
-
金额公开!全国医院用药品种、科室、药企排名
金额公开!全国医院用药品种、科室、药企排名...
-
4+7未中选药品大降价!格列卫历史最低
海发通知,4+7未中选药品降价!格列卫(100mg*60片)降至7182元,创历史最低。...
-
刚刚!3个大品种说明书被改,儿童、孕妇禁用!
刚刚!3个大品种说明书被改,儿童、孕妇禁用!...
-
刚刚!这60个药,被暂停采购(附名单)
2月27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关于调整二甲双胍等药品网上采购资格的通知》,有60个药被暂停挂网资格,涉及46家药企。...
-
4+7未中选高价药,提高自负比例
4+7最新文件,未中选高价药,提高自负比例,未中选药品梯度降价。...
-
药监不放假 加班查药店!5大重点需注意
这个春节,药监没放假,重点对药店执业药师在职在岗和处方药销售进行了检查。节后整治五重点,所有药店需注意。...
-
辅助用药,再迎致命打击
近日,业内流传一份由国家卫健委药政司起草的《关于征求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意见稿》)。...
-
通过率仅14.1%!执业药师考试创7年最低
近日,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发布通知,公布2018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和考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