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药店经营

连锁经营:零售药店越连锁越品牌(2)

2011-04-06 11:50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连锁药店起始于何时?业内人士都认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说法。但是,对于是哪家药店率先跨出连锁第一步,业内却颇有一些争议。  

门店盈利需要硬件支撑 

目前,我国药店数量大约34万家。有业内人士用“超饱和”来形容目前我国药店的发展状态。在这种超饱和、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我国连锁药店盈利之路在何方? 

郑浩涛表示:“现在流通领域的企业还是过多,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高企。”针对这种现状,郑浩涛认为,“通过强调企业人员的素质来提高准入门槛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就目前药学人才的数量看,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即使以后弥补上了,由于供给的不及时性,还会导致人才由紧缺到冗余,这个情形在几年前的计算机行业中曾经出现过。因此,个人认为,应该强化的是企业的硬件条件。”  而罗毅则表示,在这个时期,连锁药店练好内功最重要。罗毅认为,2008~2009年,是企业资本的调整期。在大环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上游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连锁药店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仍然有所波及。因此,除了“老百姓”、“开心人”、湖南益丰等有风投资金注入的连锁药店以资本为纽带对外扩张以外,其他以自有资本发展的连锁药店,其扩张速度都会有所放缓。罗毅建议,以自有资金为扩张基础的连锁药店,一定要慎重看待对外扩张。他说,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流畅的资金链为基础。资金链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国内就有知名连锁药店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轰然倒下的先例。此外,罗毅还建议,对于那些准备收购、兼并其他药店的连锁药店来说,目前也不是好时机。他说,目前零售连锁药店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比较有限,不少药店的运作还比较顺畅,因此这段时间不适宜收购、兼并。如果等到金融危机对该领域的影响比较大时,到经济即将复苏前,才是收购、兼并的好时机。

记者手记 

漫漫兮连锁之路  

现在还隐约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姐妹买提高免疫力的药,总是得托亲戚去香港购买。而在当时,买到“香港药”就等于买到了疗效,那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安慰。而如今,家门附近就有大大小小几家药房,药品的种类也琳琅满目,“香港药”再也不是我们精神上的一种安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就是记者对药店发展最直观的感受。 

由于工作关系,平时逛街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去药店逛逛。久而久之,一些常去的药店给我留下了印象。有好的,也有不好。比如,有些大药房的经营面积很大,像个超市,品种比较齐,店员一般比较有活力,服务态度也很好;有些国营药店,店员年纪比较大,服务态度也欠佳;还有的药店大多数开在社区,店员服务态度虽然不错,但是药品品种不多,有时同一个品种,只有一个厂家的产品,而且是非品牌厂家产品,药价也偏高。这是常去的几家药店给记者留下的感受。 

改革开放以后,平价药店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购药的方便,而当平价不再是药店的“杀手锏”时,不少药店都在寻求新出路,便利店、药妆店等多元化经营开始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购物积分、送药上门等服务开始推出。尽管药店在服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这些服务都大同小异,很难“拴住”消费者。因此,这些服务也越来越难以给药店带来持续可观的收入。 

还有些药店为了保证利润率,主推非品牌药或者一线品牌的二、三线品种,这是药店的常规做法。主推非品牌药,这对于一些对药品知识比较浅的消费者来说,行得通,药店也能获得高额的利润;而对于一些有医药知识基础的消费者来说,只会造成消费者的反感。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知道了药店的“把戏”,可能很多消费者会转而购买药店的低价品牌药。到那时,药店的利润点在哪里?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很多药店放慢了扩张的脚步,转而开始练内功。笔者认为,药店经营者应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连锁药店 药品零售行业

责任编辑:芸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