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从基因泰克的成功看企业与学术界的合作

2011-01-13 09:25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全世界的大药厂都在积极寻找来自学术界的创新成果,在研发实力和人才素质还远远达不到国外药企实力的情况下,中国医药企业家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胆略。

全世界的大药厂都在积极寻找来自学术界的创新成果,在研发实力和人才素质还远远达不到国外药企实力的情况下,中国医药企业家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胆略。

学习生命科学的人或许都知道世界上最牛的生物技术公司是美国的基因泰克(Genentech,现已被罗氏100%收购),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家公司是怎么创办、如何做强做大的。

睿智的发明者

敏锐的企业家  

基因泰克的创立颇具传奇色彩。根据资料,上世纪70年代初,只有28岁的风险投资家斯万森(Robert A.Swanson)迷上了利用重组DNA技术创造新药的想法。斯万森是MIT(麻省理工)毕业的高才生,主修化工,拥有MBA学位,做过投行,很有商业眼光。他虽然不是重组DNA的行家,但十分看好这一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

1975年,斯万森约见重组DNA的发明者之一、诺贝尔获奖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化教授赫伯特·博耶(Herbert Boyer)博士。当时,忙于学术研究的博耶教授只答应给他10分钟会晤时间,但他和斯万森谈得十分投缘,预定的10分钟交谈变成了超过3个多小时的边喝边聊的啤酒会。在今天基因泰克总部门前,还有这样一件铜像纪念艺术品,记录着当时这一历史性会晤。此次会晤的结果,促成了二人在1976年共同创办基因泰克,他们用个人的1000美元注册了公司。第一名雇员就是Boyer的博士后。

最初,办公场所借用Boyer的实验室,并由著名KPCB风险投资公司(斯万森是其雇员)和Lubrizol公司提供初始基金。公司在斯万森的领导和Boyer的技术指导下发展神速,不仅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胰岛素上市,还成功地于198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Herbert Boyer教授与Robert A.Swanson的合作挺有意思,作为重组DNA的发明者,Boyer知道他所发明技术的价值,但他或许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一成果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与Swanson会晤讨论后,两人决定共同创办公司。Boyer心态很平,这么好的技术,他也不漫天要价,由自己控股做老板,而是把Swanson当做合作伙伴,让Swanson全权负责和管理运作公司。Boyer把人才和管理看成与自己的成果同样重要,并不计较Swanson出多少钱,而在乎的是如何调动这位商业奇才的积极性。

这样的大度胸怀,显示出Boyer教授卓越的眼光,这样的优势互补,使得双方合作十分愉快。基于信任之上的优势互补型精诚合作,也为中国医药企业树立了极好的典型,非常值得借鉴。

Boyer教授为什么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创办企业?这与美国大学的科研成果管理和教授职责要约有很大关系。而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切实可行,还深受产业界和投资界的认可和支持。

另一方面,美国的医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非常注重与学术界的合作交往,每年提供给医学界和生命科学界的科研合作经费通常高达十几亿美元。大学教授只要有好的创意和想法,可以主动写项目建议书给相关企业,如果被认可,就有可能得到经费、材料和样品的支持。同样,投资者也乐于在学术界发掘有创新题材和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并鼓励有发明创造的教授、专家们成立公司,或把技术转让给企业和新投资的公司。

作为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决策者,如何建立与学术界密切合作的关系,善于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发现别人还没发掘的价值和商机,这是创新型药企老总和风险投资家应该掌握的本领和要素。为什么Boyer教授把如此好的投资机会让给Swanson去做?那是因为Swanson这位MIT的高才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商业嗅觉,他主动约见Boyer,以自己的商业投资天赋和实在的商业计划及合作诚意,打动了Boyer的心。Swanson作为风险投资家,很了解这样早期的初创企业该如何运作管理、在何时该以什么价位引入风险基金,Swanson与Boyer的分工,使得教授能够扬长避短,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上,而不是处理他所不擅长的公司运营、风险控制、资金和人事管理。

 学术界的创新成果

中国药企的眼光  

全世界的大药厂都在积极寻找来自学术界的创新成果,在研发实力和人才素质还远远达不到国外药企实力的情况下,中国医药企业家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胆略。当然,光有想法还不行,重要的是需要在企业内培养和建立一支精干的充实技术转让和对外合作(包括评价技术、分析市场、调查专利、控制风险),并善于与科学家打交道、进行商业谈判的商务开拓人员(即所谓从事Business Development的专业人员)。企业应为他们配备经费和数据库资料,才能让其发挥最大效用,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

任何商业机遇和技术市场都是有风险的,只有善于把握机会,冷静辨察机遇的专业人才,才有可能帮助企业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创新财富。说到底,技术是可以购买和转让的,真正的商机要靠人才和伯乐去发现、开发和运作。投资任何项目,无论是技术源头还是技术鉴别和实施,要先选对人,再有可能选对项目和技术,并把好项目运作成功。

此外,对于某些技术合作项目,还要选对合作模式和方法。

学术界的某些专家有时往往对产业化的复杂度和困难预计不足,一味追求短期高回报,漫天要价,这种情形在国内产学研过程中相当普遍。如何控制风险、处理好关系,很讲技巧和艺术。如果是企业负责研发的管理者,一定要设法说服专家和发明者,如何把精力放在可行性验证上(Proof of Concept),这是所有新型技术必须走的第一关。如何制定严谨的开发计划、如何设置一定的里程碑开合支付目标,是每个企业家必须在项目合作或技术转让时清晰把关谈妥的。不然,不管多好的技术合作,都有可能半途夭折。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护好项目开发前、中和后期的知识产权。

任何创新研发,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有可能被人任意侵权仿制。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Boyer的重组DNA技术不仅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还通过专利保护,使得学校和个人得到很大的收益。中国医药企业要投资来自学术界的科研成果,一定要注意专利保护及新颖性调查,要在发明专利上多下功夫。专利保护是生物医药领域最重要的投资,除了国内要有专利保护,千万不要忘了对发明进行全球性重要国家的专利申请和保护。现实中,中国企业和高校放弃国际专利保护的例子太多了,太让人感到惋惜。

Tags:医药企业 基因泰克 学术界

责任编辑:芸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