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药品流通行业的管理

2010-09-19 10:09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管理,主要是指以药品的出入库流程为主轴、在库药品的GSP管理与养护为和核心的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包括药品的入库验收、在库存储、药品养护、分单打

 

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管理,主要是指以药品的出入库流程为主轴、在库药品的GSP管理与养护为和核心的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包括药品的入库验收、在库存储、药品养护、分单打印、出库拣货、药品拼箱复核、批号调整等主要作业。
 
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国家对药品行业的监管正逐步加强,流通行业的集中态势也日益趋紧,而与此同时,我国医药流通业的仓储管理却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如何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使之与时俱进,也成为了众多流通企业的必修课。
 
  标准及监管过程日趋严格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家对其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无论是医药生产企业必须执行的GMP管理标准,还是医药流通行业必须遵守的GSP管理标准,对药品的仓储管理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家正在着手修订新版GMP和GSP标准,无论是GMP还是GSP标准都在日趋严格,这两套标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巨大,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品与其他商品在管理上一直有很大的特殊性,药品是最早进行严格的出厂和流通批号追踪管理的商品,但是从2008年开始才开始大规模地推广最小包装出厂设置条码管理。一般而言,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种药品,会有很多种规格,每一种规格又有多个批号;而作为流通的商业企业,经营的品规往往是成千上万种,要想做好批号流通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管理资源。
 
  人才短缺之痛
 
  医药物流人才的短缺也成为了医药仓储管理的痛楚。药品的仓储管理,涉及到质量、物流、信息化、人事、财务等诸多方面,既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长期稳定的基层作业人员。
 
  作为医药仓库,其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药品的质量、养护知识,要能对在库药品的质量状态进行监控,能与养护人员进行完全的配合并开展工作。一般上规模的医药仓库普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这就要求操作人员会使用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精通,能够系统准确反映库房管理实况,保证财务帐与商品帐的平衡。我国医药仓库总体上还处于人力作业为主的低水平,协调一线人员的人事关系是现场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如笔者曾兼任物流总监的某医药物流中心,有员工130多人,日出销售订单量在800~1000张之间,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人员管理经验,就难以开展好药品仓库的日常工作。
 
问题是,现在我国既懂医药又懂物流的管理人才太少。根据国内几大知名网站发布的职场数据显示:医药物流人才已经是职场当中三大最紧俏的人才之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意味着医药物流人才紧缺的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
 
信息化及管理理念滞后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质及国家对药品批号的严格控制以及医药流通行业的销售订单中小单据比较多等特点,因此药品的仓储管理不但要求作业精细,而且也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支持。对于疫苗、人血白蛋白等冷藏品、串味药品、危险药品、精神药品还需要专人开票、专人保管与发货复核。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员工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而医药企业已经进入了“门到门”的终端配送时代,许多药品的批发销售已经拆零到最小包装,这又客观上增加了仓库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来货电话的确认、随货质检报告单的发放、出库盖专用章、到货信息的上传等,药品仓储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做好收获、发货工作,而是一项细致的现场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面面俱到,也需要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前瞻性。

  但是,目前我国药品的仓储管理水平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层次,除了部分规模药企启用了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线、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等先进手段外,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的仓储管理和作业还处于人背肩扛的状态。作业效率低、发货差错高、在库货损多、员工收入普遍低、作息时间长等,这些现象几乎成为国内药企仓储管理中的常态。因此,采用种种先进手段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来改变目前被动的局面是我国医药仓储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企业持续做大必须解决的问题。

Tags: 药品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