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胡沫:罗氏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欧洲企业家圆桌会议成员,在葛兰素公司、先灵葆雅公司等大型生物医药公司任职多年。
“在未来的5到10年,中国在生物医药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而要参与进来,我们现在就要和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大学合作。当中国的科研发展更加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排在最前面。”
他在发言的时候习惯摘下眼镜,这样显得他的双眼更有神。偶尔做诸如擦擦眼镜、看看手表这样的小动作,但这不影响他在倾听时的认真。
实际上,对于罗氏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弗兰茨·胡沫来说,中国已经丝毫不陌生。近几年,他频频现身于上海,出席罗氏在中国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活动:2004年,罗氏在上海建立了世界级水平的药品研究中心;2005年,罗氏又成立了采用国际
制药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施的高致敏生产基地;2007年10月,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在上海成立。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1日,罗氏宣布上海工厂扩建,并在沪成立亚洲药品合作部。
瑞士罗氏公司于1994年投资4500万美元,与上海医药集团成立其在华首家合资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目前有22个创新药品在中国上市,产品群集中在抗肿瘤药物、移植药品和抗病毒药品三大领域。不到15年,罗氏便在华率先完成医药价值链的布局,2008年预计销售额达到30亿元,纯利润达到3亿元以上。
显然胡沫对这样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欣喜又充满期待的,尤其是在目前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下,罗氏公司在全球尤其是中国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胡沫博士11月1日在上海接受了媒体采访,始终表达了这样的信心: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罗氏在全球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中国现在正在经历一场医学科学领域的革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造一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吸引更多的全球科研力量流向中国。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我相信未来20到25年,就会像美国的医药硅谷一样,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市场。”
记者:现在每个人都在谈金融危机,而且有人说金融危机会上升为经济的衰退,根据您的经验,对于一个公司领导人而言,目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整个制药行业还是不错的,也没有受到金融风暴太大的影响,罗氏公司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危机也会带来很多的机会,现在对于制药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机会?
胡沫:首先我想就这次金融危机说几点。毫无疑问,我觉得美国和欧洲应该是处于衰退之中了,而且我认为这次的衰退应该说是非常深也是非常严重的,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于难,没有一个公司不受其影响。当然,对于公司或者国家而言,大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中国未来或许也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相对很多其他的国家来说,中国的应对方式或者说应对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中国已经通过推出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促进内需来应对这样的一个环境。
另外,其实您说的也非常对,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制药行业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十分严重,而且在整个制药行业中,可能罗氏制药受到的影响比其他公司会小一些。第一个原因是罗氏的产品——药品是用来应对一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比如说移植、肿瘤疾病、病毒疾病等等,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也不会影响这些病人和患者所需要的治疗,或者说高品质的治疗。第二个原因就是罗氏制药保留了大量的现金,所以不像有些公司,完全依赖金融信贷市场来进行后续的发展。同时,危机也带来了机会。毫无疑问,这样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于像罗氏制药这样的企业来说,其实会面临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可能会有机会让我们收购其他的公司或者其他的产品,或许在6~12个月之前大家不可想象的一些研究机构的项目,比如说我们对其他生物公司的收购或者是合作,将成为可能,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次危机很好地发展。
目前我们可以继续在亚洲,包括主要在中国的一些拓展计划,所以我们的计划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可能对于其他很多行业,包括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些公司来说,现在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因为他们可能没有这么多的钱来应对现在的情况。但是对罗氏公司来说并非如此,所以我们还可以继续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发展,继续为我们的药品合作部或者其他部门寻找机会。
记者:上海罗氏工厂扩建项目投入的资金是多少?在很多制
药企业都在生产外包的情况下,罗氏为什么还要扩建?罗氏在华有诊断和制药两个方面的业务,请问在中国这两项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哪个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
胡沫:目前我们的投资大概的金额在4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从张江厂区成立以来,罗氏制药在国内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0个亿的人民币。
关于产品外包的问题,其实我本人是不太信任产品外包生产的,原因非常简单,我觉得把生产外包出去的时候,其实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就很难进行控制。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包括对于很多其他的行业来说,产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产品在全球销售,如果产品品质很差的话,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所以我觉得生产外包的风险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对于罗氏生产的产品而言,它所涉及的都是最先进、最高端的技术,所以我不是非常信任生产外包这样一种方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断扩展我们自己的生产设施的原因,我们在未来还会继续这样做。
我们中国的诊断部每年的增长率大概在30%到40%,相对于药品来说,诊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整个全球的诊断市场也要比药品市场小。其实我们这两个部门越来越多地相互联系了,简单来说,未来一个合理的医疗环境应该是在做出正确的诊断之后,再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现代的诊断技术和诊断产品应该是最优秀的治疗方法的前提。
记者:为什么要把药品合作中心放在上海,是不是因为有类似于日本中外制药这样的合作伙伴?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相对于欧美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可以保证一定增长率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氏有没有调整对中国的战略?您刚刚也提到了,罗氏也在积极寻找一些并购的计划,我知道诺华已经持有罗氏公司33%的股份,那你们有没有可能被诺华控股,你们在寻找并购伙伴的时候,有没有偏好,在中国有没有什么意向?
胡沫:我先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回答,也澄清一下这个情况。罗氏大股东一直是一个大家族,而且这个大家族也会一直是我们的大股东,对于诺华所做的事情,应该说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至于为什么我们把药品合作部放在中国,这是因为我相信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非常快,而且也是现在创新效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我们看到中国大学当中有非常多的创新科技和创新的科研活动。在未来的5到10年,中国在生物医药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而要参与进来,我们现在就要进入,和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大学合作。当中国的科研发展更加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排在最前面。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投资美国的硅谷,现在中国可能是处于美国当时的情况,所以现在进入中国市场非常重要,现在就要和中国的科研人员、科学家们进行合作。说到第三个问题,我们在中国进行药品合作方面的工作重点,可能和在日本是不一样的。在日本,我们主要是找到一家公司作为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而在中国,我们的重点不是寻找一家公司,而是寻找到科学科研的项目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