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药网!
首页 > 医药市场 > 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商业贿赂万象 业内反腐形势更为严峻

2010-07-12 10:45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医改已过中盘,而相应的药改才刚刚步出帷幕。6月21日,卫生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对医院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医院信息的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药品、高值耗材使用等信息实行专

中国医药联盟线下活动火热开启

       药监寻租调查

  药监系统高官次第落马,折射出医药行业商业贿赂万象。环环相扣的审批环节与行业暴利,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商业贿赂在各行各业中都会出现,为何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愈演愈烈,以致窝案连发?
 
  医改已过中盘,而相应的药改才刚刚步出帷幕。6月21日,卫生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对医院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医院信息的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药品、高值耗材使用等信息实行专人负责、加密管理”,这被认为是医药行业最明确的预防腐败的信号。
 
  医改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根本问题吗?医院、医生、药品、医疗设备等诸多环节利益交织,使医药行业反腐形势更为严峻。
 
  医药行业贿赂近8亿元
 
  一位医药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药品是特殊商品,普通消费者很难有明确的自主判别能力,医生占有很强的主导权。选哪些药、药效如何、有何副作用等,都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这种不透明,直接导致了医药行业的暴利。
 
  某药企区域销售负责人认为,正是这种单向的决定权,造成药品销售商业贿赂泛滥,在大型医院更是如此。
 
  在我国,单是国内药企就多达4000多家,再加上一些跨国企业,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这使得有些企业不得不利用潜规则来增加销售力度。我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医药行业内的商业贿赂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该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药品使用的话语权主要还是掌握在医生手中,这也是药品价格越涨越高的诱因之一。
 
  中国市场潜在的巨额商业利润是导致一些企业走上行贿之路的根本原因。面对巨大的市场利润空间,多数企业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商业贿赂蔚然成风,成为其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敲门砖。正因为如此,国内市场更应该加强对商业贿赂的遏制与打击。
 
  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越来越透明,使得制药企业在定价时把潜规则的成本也加了进去。曾在某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工作过的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确实比较普遍,制药企业在确定药品价格时,除了把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考虑进去外,还会考虑代理商的回扣、进医院后的各种渠道费用以及大型连锁药店的上架费等。
 
  利润畸高
 
  近年来涉嫌在华商业贿赂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而通信、能源、医药、房地产等领域已是案发密集区,其中医药行业尤甚。
 
  上海某医疗器械公司一名李姓市场经理向记者透露,在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往往利润丰厚。进口的心脏药物支架在国内可以卖到三四万元,而在国外的价格只有6000多元人民币,但同类的产品国产的只要一万多元。“抗癌药物比医疗器械的利润更吓人,出厂价仅有100多元的抗癌药物,到了医院可以卖到4万元!”李经理如是说。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该行业的商业贿赂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直接向政府官员公关,另一是向握有产品推荐权、行销权的医院公关。
 
  政府层面的腐败与公众视线较远,所以经常被外界忽略。但从郑筱萸到张敬礼,一批主管官员的落马,已经使这个领域的潜规则逐渐浮出水面。
 
  一国内医疗器械从业人士介绍,在一些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大中型的机器一般是厂家直销给医院,而小型设备则会通过代理商来销售。如果代理商利用潜规则来销售,可以帮助跨国企业规避许多风险。
 
  而跨国企业若需要自己进行商业贿赂,方式则会隐蔽很多。如此前行业内人尽皆知的借学术名义组织出国考察,或以技术服务费、顾问费等方式给受贿者好处,而这些支出也能够以“售后服务”等名义写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德国《经济周刊》报道,西门子匿名人士披露,该公司在中国约90%的业务都是通过第三方执行的。而毕马威审计报告公开的信息显示,西门子在中国的行贿可能通过诸多境外公司完成。显而易见,直接用钱来公关的事情大多是通过第三方进行的。
 
医药分家成必然
 
  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近期大幅涨价,一些仿制药的价格甚至超过进口药。一场以改善公民医疗条件、去除“看病难”为宗旨的医疗改革,竟然成了药价攀升的绳梯。
 
  相关人士介绍,在医药领域,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本就很低。首先,消费者规模庞大,议价能力却与之成反比;其次,消费者几乎没有成本转移能力;最后,则是专业原因,消费者在信息获取上和药品厂家、医院、医生极不对称。在处方药市场上,消费者几乎没什么议价能力,这是普遍现象,难以改变。
 
  暴利的药品从厂家到全国总代理商,再依次到省、地、市、县级经销商,最终到零售药店,经过了很长的销售链条,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关联的机构还有新药审批代理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物价局、卫生局、药品招投标机构等。医疗药品服务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利益链条,药价在这个过程中翻十多倍是很正常的。
 
  某位河北省级医药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自己在河北省范围内经销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胶囊,从该药厂的全国总代理商采购的批发价格为1700元/箱,一箱药有200盒,相当于每盒胶囊的进货成本为8.5元,预计全国总代理商从药厂采购的成本最多为5元/盒。自己再以30元/盒的价格出售给河北省的地、市、县级经销商和零售药店。零售药店向顾客出售的价格至少是85元/盒。
 
  此前,媒体在追查芦笋片1300%暴利的过程中发现,地方物价部门是药品暴利最大的推手之一——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药监部门定出的合法价格高达136元。我国生产的大部分西药,总体上其生产成本不到零售价的5%,其中原因之一是“指导价”本身就是天价。虚高药价的源头之一,竟然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的虚高定价,这不禁令人唏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形势 更为 严峻 反腐 业内 商业 万象 贿赂 医药行业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