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OTC营销

药店做好保健品销售有方法

2010-07-08 00:00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目前,药店们虽然仍坚守着保健品的销售领地,但昔日独擅其美的壮观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商超为代表的食品流通渠道正不断地蚕食药店的保健品销售份额,其强占速度之快及主导地位替代之彻底,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蹙国百里,壮士不曾悲”的凄凉。

目前,药店们虽然仍坚守着保健品的销售领地,但昔日独擅其美的壮观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了。以商超为代表的食品流通渠道正不断地蚕食药店的保健品销售份额,其强占速度之快及主导地位替代之彻底,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蹙国百里,壮士不曾悲”的凄凉。
 
  那么,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体制僵硬造成竞争力低下,价格障碍成致命死穴。 
 
  国家对医药流通渠道的政策性控制,导致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远远低于大众流通领域。高度市场化的结果导致了大众流通领域的行业性颠覆洗牌,更多的商家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只有少数的商家在奋战中强大起来。
 
  另外,资源的重新配置又使这部分强大起来的商家独享资源集中及规模化优势,从而强者更强,竞争力并充分辐射和影响交叉及边缘领域,原有的市场格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和肢解。 
 
  保健品正好是食品流通领域触角所及并与医药流通领域交叉覆盖的特殊商品,因此作为医药流通终端的药店所面临的竞争就不单是其他的终端药店,更是食品流通终端了。
 
  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超级终端以及华联、联华等强势连锁,不论是品牌、资金、物流、管理等等竞争环节,任何的医药终端都相形见绌了。 
 
  而价格是企业竞争力的集成反映。旧体制沿袭而来的复层管理及僵死的利润保证制度使得药店的产品售价一直高高在上。专营性的药品尚可以勉强维持,而价格透明度极高的保健品则成为药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2、产品形态决定流通渠道的延展,市场份额被无情分流。
 
  从“保健药品”到“保健食品”的转型,已经决定了保健品的产品性质的根本性的变化。“保健药品”隶属“药品”范畴,是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其流通渠道形同于OTC,具有专营性。
 
  而“保健食品”则隶属“食品”,是具有“功能改善”作用的“食品”,其流通渠道因有“功能改善”作用却又属食品而得到了延展。
 
  不但是商超,所有的食品流通渠道包括批发市场、食杂店都纷纷来瓜分市场。当这种“瓜分”演变为“哄抢”,药店俨然成了弱势群体。 
 
  3、消费习惯促成消费平台的转移,消费者更乐衷于商超所提供的便利,也更容易接受那里和祥欢乐的气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品曾经“治病救人”的任务已明显为“健体强身”所代替。
 
  因为讨彩于“健康”,保健品在礼品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市场容量增大了;因为社交礼仪中的礼品往来及自身的保健观念的树立,保健品体验人群与日俱增,消费群扩大了。 
 
  然而,商超的消费文化非常适时地吻合了保健品的这种平民化演变:他提供轻松的购物环境,使得保健品的消费是自然的向上的--不同于药店消费的庄重和拘谨;他提供了便利的购物条件,不但有更多的品类可供选择,并可以同时完成几乎所有的其他日用品采购--不同于药店消费的纯粹和单调。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习惯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转变了。 
 
  面对如此多的困境,药店是否停留在观望? 
 
  然而,存在就是道理!虽然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药店仍然有其的优势所在:
 
  1、信任度高。由于药店的专营性及国有印象,消费者对药店还保留着相当高的信任度。这种商业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  
 
  2、网络覆盖面广。从城镇到乡村,由于医疗建设的需要,药店的网络及为健全。尤其在农村市场,其的纵深分布是极具优势的。 
 
  3、服务专业。有执业资格保证,有堂诊专家,因此药店的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就更能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而这种附加于产品之上的增殖服务正是越来越为消费者所看中的。
 

Tags:方法 销售 保健品 做好 药店 流通 消费 市场 食品 渠道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