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营销技巧

研发的力量——由咖啡的力量说起

2004-05-07 11:41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quote]从另个角度看,最好的营销可能就是研发。我认为,未来2-3年内,国内医药企业将无力也没有必要维持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竞争重心将进一步向产品研发和资本实力转移,预计医药营销大军将从250万人(据医药营销联盟称)锐减70%左右,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

[quote]从另个角度看,最好的营销可能就是研发。
我认为,未来2-3年内,国内医药企业将无力也没有必要维持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竞争重心将进一步向产品研发和资本实力转移,预计医药营销大军将从250万人(据医药营销联盟称)锐减70%左右,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将低于30%,国内企业可望在中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quote]

 

我在一家研究公司工作。是那种单纯的研发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有自己的独特品种,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在国内的研发公司里,应该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那种新的公司。

公司,包括经济,目前都是老总全权运营的。在经历过实业等环节后,老总把筹码押在了“研发”板块上,按他的话说,是为了理想而做的工作。

也许听起来有些“高调”,但事实上,和市场以及品种研发选择等工作有关的人,都知道,目前市场充斥的“新药品种”都意味着什么——不在重复中进取,就在重复中灭亡。

国家新药注册审评办法在几年内经历了几次大型的变动,每一次都伤劲动骨,明里说是为了与世界接轨,可我感觉,一是为了能真正区分出新药的“新”的含义,二是为了控制申报数量以及上市数量,最后是能形成规范的并可以客观控制的相关法规程序——国家要洗牌,不仅仅是洗药厂GMP的牌,不仅仅是洗商业GSP的牌,还有就是这个研发源头GCP/GLP的牌。

前段时间参加的一个国家新药讨论会,一**官员举数字说明新药品种的特征,其中,防治药的比例为九十强。
是研发能力真的很弱吗?是真的没有好的品种可以开发了吗?是药品研发真正走到发展的瓶颈处了吗?

前段时间,医药经济报登载了世界药品重量级别公司的年度总结和动态分析,数据中可看到,研发的投入是所有公司的重大支出——但,不是所有的支出都有收获。而且,很遗憾,大部分的投入都是“投石问路”。

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大赌注,可赢取江山,也可顿失马蹄,只是江山赢得辛苦,而马蹄却失得容易。

而中国的企业中,能经受得起大风大浪,憋足力气走上一段暗无天日的长路,并卧薪尝胆地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的,估计为数不会太多吧。

朝阳行业中的中国企业的寿命通常不会超过8年,而能活过5年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这也许与对利益需求的急迫不无关系。而这样的条件下,能坚持走“研发”路线的,……

所以,当老总说“为了理想”而做公司的时候,我笑不出来。索性现在的公司也能坚持立场,并在副总的技术支持下,适当结合短快的品种,探索着研发领域里的一种经营模式。只是,道路注定是曲折的。

其实,新药的研发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一,行业壁垒
1、信息,人才,技术,管理,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NO.1的人才的充实的,否则,山更高路更远。
2、经济实力——浑水摸鱼的不提,若真想作些东西出来,你能承受3~5年只投入不产出的巨大压力吗?
3、企业文化——人心浮动的时代,你拿什么留住人心?!

二,问题与出路
总在想,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胆识,二是资金。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产研结合:
有目标的开发新品种,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有真正意义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可,中国的医药圈里,产研似乎从来就没怎么结合过。

品种研制出来,没有市场需求,积压下来,注定导致研究方人气的消淡甚至丧失;而市场缺少新品种的情况下,原有的老化品种也会严重拖滞终端的人气。

——这个“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故事,若从“互惠互利”角度来考虑,该从何处入手比较好呢?

期望能与终端的朋友们一起讨论!

 

Tags:力量 说起 咖啡 研发 公司 品种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